科创板企业的“科技含量”正在变现?
随着三季报陆续披露,科创板企业的业绩表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AI算力芯片、光通信等新兴产业的科创板企业延续了上半年业绩的良好增势,量子计算、新能源领域的多家企业也披露了前沿技术的商业化进展。这或许意味着,科创板的“科技含量”正在逐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
芯片设计:国产替代的“硬核”表现
在芯片设计领域,海光信息和寒武纪两家企业的表现尤为亮眼。海光信息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超过一半,归母净利润也实现了近三成的增长。公司表示,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与整机厂商、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深化合作,以及高端处理器产品市场版图的扩展。
寒武纪的表现则更为“炸裂”——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大幅增长23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三倍。公司称,业绩增长主要源自市场的持续拓展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加速落地。不过,也有市场声音指出,寒武纪的业绩增长可能存在“水分”,比如三季度净利润环比下降,以及存货规模的大幅增加可能隐含未来销售压力。
光通信:算力网络的“隐形冠军”
光通信作为未来信息产业的关键基础设施,其重要性在AI算力需求爆发的背景下愈发凸显。仕佳光子前三季度营收翻倍,归母净利润增长超过七倍,增幅位居目前已披露业绩的科创板公司前列。公司表示,受人工智能发展驱动,数通市场快速增长,产品竞争优势和客户认可度同步提升。
腾景科技也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光通信领域收入增长显著。公司称,受益于AI算力需求驱动,高速光通信元器件市场持续增长,同时半导体设备等新兴应用领域的高端光学模组业务也保持高增长。
前沿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临界点”
除AI和光通信外,科创板企业在量子科技、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方向也实现精准卡位。国盾量子虽然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同比收窄,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收入均有所增长。公司近期成功实现全球首款工程化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的量产落地,标志着我国单光子探测技术处于国际领跑水平。
在下一代能源材料领域,容百科技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也取得进展。公司围绕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双线并行推进,在多家固态电池头部企业位列第一供应商。
市场情绪:狂欢与隐忧并存
尽管科创板企业整体表现亮眼,但市场情绪似乎并不一致。有分析指出,部分科技股前期涨幅过大,估值已处于高位,叠加大小非频繁减持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股价走势可能出现分化。寒武纪的案例尤为典型——尽管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但环比下滑的数据仍引发市场担忧。
另一方面,政策面的支持也为科创板企业提供了“护城河”。近期中美经贸团视频通话,双方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磋商;特朗普此前强硬的关税态度也有所软化。这些因素或许为科技板块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支撑。
总结观察
科创板企业的三季报表现,某种程度上验证了“硬科技”企业的商业化能力。从芯片设计到光通信,从量子科技到新能源,这些领域的技术突破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营收和利润。然而,高估值、技术迭代风险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等,仍是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暗礁”。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或许可以关注那些技术壁垒高、商业化路径清晰、估值相对合理的科创板企业。但需要提醒的是,科技行业变化迅速,今天的明星可能成为明天的流星,投资决策仍需谨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