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河南政坛传来重磅消息:陈春江正式跨省调任,出任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这一任命由中共中央批准,河南省委随即作出决定,接替此前卸任的江凌。陈春江此前担任陕西省副省长,此次履新不仅是他个人仕途的一次重要跨越,也标志着洛阳这座中原重镇将迎来新的发展掌舵人。

从天津到陕西再到河南:陈春江的跨省晋升之路
陈春江的履历可谓“多岗锻炼、中央与地方兼通”。他1971年出生,蒙古族,内蒙古科左中旗人,拥有理学博士学位,是一名典型的“学者型”干部。他曾长期在天津工作,历任天津市发改委副主任、宁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等职,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和经济管理经验。2021年起,他进入商务部,先后担任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2023年1月升任商务部部长助理。同年11月,他“空降”陕西,出任副省长,分管商务、住建、“一带一路”建设及自贸试验区等工作,展现了在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协调方面的专业能力。
洛阳迎来新掌门:战略地位凸显
此次陈春江调任洛阳,显然不只是简单的人事更替。洛阳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近年来在产业升级、交通枢纽建设和文旅融合方面持续发力。2024年全市GDP达5818.6亿元,增长4.9%,经济基础扎实。而陈春江在商务部和陕西期间,深度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他的到来很可能意味着洛阳将进一步强化对外开放格局,推动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尤其是在当前中部崛起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洛阳有望成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关键支点。
江凌卸任后的平稳交接
前任书记江凌自2021年7月主政洛阳以来,推动了城市提质和产业转型,今年1月已当选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此次卸任属于正常人事安排。江凌曾是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北上河南后兼任宣传部长,再执掌洛阳,经历丰富。如今陈春江接棒,两人虽风格不同,但都具备跨区域、跨领域的治理经验。这次交接不仅体现了高层对河南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视,也反映出对洛阳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格局中地位的认可。可以预见,在新书记的带领下,洛阳或将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与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