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黄金市场简直火得一塌糊涂。国际金价在2025年10月中旬突破每盎司4200美元的历史高点,相比2024年初累计涨幅接近100%,三年实现翻倍。这场“黄金大牛市”不仅体现在期货和ETF的数字上,更真实地反映在澳洲街头——人们带着现金排队抢购实物黄金,华人投资者也开始纷纷出手。这背后,不只是价格的上涨,更是全球金融格局、政策预期与投资者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澳洲街头排队买金:散户热情点燃零售热潮
在悉丁广场的ABC Bullion门店前,从清晨到午后都排着长队,有人带着孩子来买金条,也有人一次掏出十根金条的钱。这家公司的总经理乔丹·埃利西奥说,他们在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和珀斯的门店每天接待约1000名顾客,这种火爆场面已持续数周。最受欢迎的是31.1克的一盎司金条,售价高达6663.8澳元,而一些具有亚洲文化特色的“tael(金两)”金条也因兼具饰品功能而备受青睐。
这股热潮同样席卷了当地华人圈。一位墨尔本投资者林先生表示,他去年通过黄金ETF配置资产,“原本只是分散风险,没想到一年涨了三成”。塔斯马尼亚的张女士则坚持每年购买实物金条锁进保险柜,“价格涨跌无所谓,主要是那份心安”。对许多人来说,黄金不再是炫富工具,而是应对制度性风险的心理锚点。
多重力量推动金价飙升:从去美元化到央行囤金
那么,为什么金价能一路冲破4200美元?专家指出,这不是单纯的投机情绪,而是结构性变化的结果。首先,全球债务膨胀与货币信任危机加剧,美国政府杠杆率已达107.7%,且多次面临停摆,引发市场对美元贬值的担忧。其次,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政治干预降息的可能推升通胀预期,使黄金作为“无收益但抗通胀”的资产更具吸引力。
更关键的是新兴市场的“去美元化”浪潮。根据IMF数据,自2006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央行黄金储备增长161%。中国持续减持美债、增持黄金,俄罗斯也在克里米亚事件后加速购金,原因很现实:外汇储备可能被冻结,但黄金不会。正如悉尼大学讲师卢克·哈提根所说:“黄金是各国央行与普通投资者唯一站在同一边的资产。”
此外,黄金ETF的普及让投资门槛大大降低。仅2025年,国内黄金ETF成交额就超万亿元,同比增长逾两倍,SPDR持仓量创下964.22吨的历史新高,说明机构和个人都在积极配置。
金价高企下的理性思考:现在入场还来得及吗?
不过,当散户开始疯狂排队时,往往意味着行情进入后段。理财平台Stockspot创始人克里斯·布赖基提醒:“散户总是买在高点、卖在低点。现在入场的,正是典型的‘晚到者’。”他认为,虽然长期持有黄金合理,但短期内可能面临回调。他还观察到,白银和金矿股近期开始暴涨,而这通常是牛市尾声的信号。
对于普通投资者,詹姆斯·杰拉德建议配置比例为2%-3%,并主张等待价格回落再入场,因为黄金不产生利息或股息,其价值完全依赖供需平衡。而从产业链看,金价每上涨10%,黄金矿业企业毛利率平均提升3-5个百分点。紫金矿业、西部黄金等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股价也随之飙升,Wind黄金行业指数在2025年8月至9月间拉升38%,弹性空间正在释放。
总之,这一轮黄金牛市既是避险需求的爆发,也是全球货币体系重构的缩影。无论你是想“活得更安心”,还是寻求资产增值,都需要冷静判断——黄金不是用来暴富的,但它可能是未来最安静却最坚定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