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有点意思。2025年白银市场闹出这么大动静,表面看是印度排灯节带动的散户抢购潮,背后其实是一场酝酿多年的结构性危机总爆发。我盯这个市场有些年头了,从没见伦敦金库的租赁市场能紧张到拆借利率飙到年化200%的地步,买卖价差大到没法交易,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供需失衡,而是整个全球白银流通体系被彻底架空了。
导火索确实是印度。今年排灯节前,一个叫Sarthak Ahuja的大V在社交媒体上喊出白银和黄金100比1的价格比率是“显然之选”,近300万粉丝一拥而上,FOMO情绪直接点燃市场。传统上印度人买金不买银,但这次风向变了,白银溢价一度冲到每盎司5美元以上,正常也就几美分。摩根大通这种大行干脆对印度客户说:10月没货,等11月吧。这等于宣告了实物供应的断裂。
但问题不在印度,而在全球库存早被掏空了。过去五年,白银每年需求都超过供给,累计缺口6.78亿盎司,光伏行业就吃掉了大头。更关键的是,今年初以来,超过2亿盎司白银被提前运进纽约仓库,赌特朗普可能加征矿产关税;同时全球ETF又吸走超1亿盎司,这些本该在市场上流转的金属,全锁进了长期持仓里。伦敦金库名义上有360亿美元白银,可大部分是ETF的,能自由流通的不足1.5亿盎司,偏偏日均交易量要2.5亿盎司——这不就是典型的挤兑?
中国假期又撞上了这个节骨眼,工厂停工导致供应中断,全球压力瞬间压向伦敦。交易员们只好从Comex调货,两周内运走2000多万盎司,25年来最大降幅。可物流哪有这么快?海关一卡,展期成本飞涨,逼得人对着电话咆哮。TD Securities的分析师Daniel Ghali早就预警过,结果自己还判断早了几天,市场继续冲高,直到上周五价格触及54美元后暴跌6.7%,这才显出崩盘迹象。
现在水贝市场的商家都说银料紧俏,买银条要排队一个月,平台客服直接告诉你“非常缺货”。但这轮行情能不能持续?我看悬。短期逼空凶猛,但金融属性一旦褪去,工业需求又受制于经济周期,白银不像黄金有央行背书。况且,当物流逐步恢复,纽约、中国的库存补上来,价格恐怕还得回调。这波炒作,说白了是散户情绪、地缘博弈和供应链脆弱性三重共振的结果,热闹过后,谁在裸泳,很快就会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