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度,一向是国内车企销量冲刺的时间,今年尤其如此。中汽协数据显示,9月全国汽车产销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00万辆。其中,占据销量榜首的仍然是比亚迪,1-9月累计销量达326万辆,以全年460万辆的目标计算,完成率为71%。
要100%实现目标,第二代秦PLUS、秦L EV的加推版车型,将会是非常重要的依仗。那么,它们能不能担此重任呢?日前,记者在广州体验了这两款车型。
其中,第二代秦PLUS DM-i新增128KM进取型,一次充电足以覆盖大多数人的一周通勤需求,而且还提前达到了明年减免购置税的门槛要求,官方指导价为7.98万元;而第二代秦PLUS EV则新增420KM进取型和510KM进取型,官方指导价分别为8.98万元和9.98万元。
就第二代秦PLUS DM-i来说,7.98万元的指导价,能买到的是这样一款车:NEDC亏电油耗低至2.69L/100km、智能泊车、手车互联;从记者实际体验来看,这款车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尺寸和空间都基本可以认定为一款“A+级”甚至接近B级车,性价比真的相当高。
而第二代秦L EV的配置也很“能打”:刀片电池+八合一电驱总成“的组合、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TBC爆胎稳行系统、NFC钥匙、车载ETC、智能语音……另外,新增的"星河米"车身颜色,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特别是云辇-C,让这款车开起来能明显感受到悬架软硬随路况路感进行着智能的自动调整。例如走到颠簸路面时,底盘就会稍微变”软“,以缓冲路面颠簸,乘坐更舒适;而在快速过弯、加速或者急刹车时,系统会自动增大阻尼,让车更稳。如云辇-C这种通常在更高级别车型上才出现的配置,居然被装在了一款10万以下的A+级家轿上,多少有点”降维打击了。
车天下观察:
紧凑型家轿向来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也是车企走量的最大战场,吉利的“星”系列、银河系列和奇瑞艾瑞泽8都有不错的产品力,而“秦”过去一段时间持续雄踞销量榜首,今年8月秦PLUS DM-i单月销量更超过25000辆,如今加推新款,显然是比亚迪力保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一大“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