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圭亚那首都乔治敦西部的德梅拉拉河上,一座全长2900米的钢筋混凝土斜拉桥正式通车,瞬间成了当地的新地标。这座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新德梅拉拉河大桥,不仅让两岸通行时间缩短了四分之三,更被圭亚那总统阿里称为商业、工业和民众生活的“生命线”。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座桥的建成,更是圭亚那迈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

显著改善交通与经济格局
以前,当地人过河只能依赖一座1978年建成、设计寿命仅10年的浮桥,高峰期堵上一个小时是家常便饭,还得每天暂停通行一两小时给船只让路。现在,新桥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出租车司机哈维感慨“再也不用堵在路上”,水果商索尼娅也说“做生意方便多了”。圭亚那公共工程部部长胡安·埃奇希尔明确指出,这座桥将重塑乔治敦的交通格局,激活区域经济。大桥连接的不只是地理上的两岸,更是打通了人流、物流和经济发展的动脉。
技术突破与本土化创新并重
这座桥的建设并不容易。面对超深软土层、强腐蚀海洋环境和每日3米的潮差,项目团队采用了120米超长桩基技术,确保桥梁稳固。更让我佩服的是他们的就地取材智慧——当地砂石细粒过多,进口成本又高,项目部就自主研发出“束水分沙”工艺,从本地砂中分离出合格的中粗砂,完美解决了材料难题。这种不是简单输出技术,而是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创新的做法,真正体现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
促进就业、环保与长远发展
这个项目累计创造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还培养了20多名当地高级工程师和300多名技工。青年工程师加内什说,他从中国同事那里学到了“全新的技术”,感到由衷感激。同时,项目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特意绕开红树林密集区,定期检测水土、回收废弃机油、严禁明火作业。正如环境工程师弗朗西斯所说,这是“对湿地、对野生动物负责,也是对未来负责”。此外,中国企业还在推进新麦肯齐—维斯马大桥、机场扩建、医院学校建设等多个项目,全面助力圭亚那的现代化转型。中国驻圭亚那大使杨扬说得很好:中圭合作正步入快车道,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正在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