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9 04:42:5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国产大飞机复合材料制造突破:20米级T型长桁一步成型

  大飞机制造的“卡脖子”环节,这次被拿下了?

  看到浙大柯映林团队搞出复合材料T型长桁“一步法”成型技术的消息,我第一反应是:这个点打得太准了。不是说所有新材料、新工艺不重要,而是T型长桁这个部件,恰恰是民机主承力结构里最“磨人”的环节之一。过去我们被卡在哪?就在这种看似不起眼,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细节上。

  问题出在哪?传统做法叫“两步法”。先做预成型,再进热压罐固化,中间要转运、对齐、二次装夹。听起来只是多一道工序,但在复合材料领域,每多一次操作,就意味着更大的变形风险、更低的尺寸一致性,还有更高的废品率。尤其是像C919这种级别的大飞机,机翼长达几十米,T型长桁本身又是双曲度——既要弯又要扭,长度动辄十几米,传统工艺拼到最后,接缝处容易出问题,整体刚度就打折。

  那它的挑战是什么?不是光有设计图纸就行,而是得有能驾驭复杂形状、长尺寸、高温高压下精准控制的装备。柯映林团队的突破,表面看是工艺从“两步”变“一步”,背后其实是整套装备系统的自主化。他们联合艾美依公司搞出来的20米级智能化热模压装备,才是真正的硬通货。一个模具、一次模压、一次转运,听着简单,但要做到温度、压力、形变在整条20米长结构上协同控制,没有底层算法和机械精度支撑,根本玩不转。

  这么看下来,这项技术的价值不在实验室里打了多少分,而在产线上能不能稳定批产。现在他们已经做出13米级双曲T型长桁,说明工程化验证走通了。这意味着什么?未来C919后续机型,或者更大型的国产客机,在机翼主结构件的制造节拍上可以更快,成本更低,良品率更高。而且因为是模块化模具设计,换型也快,适应不同型号的柔性生产能力就上来了。

  所以,关键点就在于——这不只是单一零件的工艺优化,而是整个复材主结构制造体系的一次重构。以前我们追的是单点替代,现在开始构建系统能力了。下一步推演的话,这种“一步法”如果能扩展到其他复杂截面长桁,比如帽型、J型,甚至机身框段,那整个国产大飞机的复材应用比例和制造效率都会往上跳一个台阶。

  目前颗粒度还不够的是,这套装备的节拍时间、维护成本、与自动化铺放设备的集成程度这些细节还没看到披露。但这已经是一张实实在在的入场券了。过去这类高端模压装备基本依赖进口,现在咱们自己不仅能造,还能做到20米级集成控制,这就是从跟跑到并跑的标志性动作。

  说到底,大飞机拼到最后,不是谁图纸画得好,而是谁能把设计稳稳当当地变成千百架飞机上一模一样的零件。这条路,我们现在是真正在走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