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价格飙到历史高点,特朗普站出来说“我们施展了魔法”,要把它降下来。这话听着挺玄乎,我一听就乐了。这都快成他的标志性话术了——问题来了,不用解释,反正“我们做了事,施了法”,价格自然就下去。可问题是,市场不是魔术帽,你不能真从里头拽出一头低价牛来。
眼下美国牛肉的形势摆在这儿:8月碎牛肉均价干到了每磅6.318美元,创了纪录,相当于一公斤快一百块人民币。消费者咬牙,餐馆缩量,连肉类巨头泰森和嘉吉都扛不住,牛肉业务亏损,为啥?因为上游压根没牛可买。美国牛群数量今年年中降到8670万头,是1951年以来最低,干旱逼着牧场主提前宰牛,牛群恢复周期又长,一头牛从养到出栏怎么也得两年。现在补栏,最快也得2027年才见效。这账谁都算得明白。
更麻烦的是外部供应也卡住了。美国农业部暂停从墨西哥进牛,防的是新世界螺旋蝇蛆病,这虫子厉害,能钻进牲畜皮肉里,不得不停。巴西呢?本来是重要牛肉来源,但特朗普加的关税还在那儿,进口成本高,企业用不起。以前不少快餐汉堡里的肉都是掺了巴西牛肉的,现在这条路也不顺畅。
有意思的是,就在他放话前几天,阿根廷总统米莱刚访美。美国是阿根廷牛肉的大买家,但进口有配额限制,超了就得交更多税。两人谈了贸易和融资,紧接着特朗普就说“达成协议”了。你琢磨琢磨,是不是有点意思?是不是在打阿根廷牛肉的主意?可问题是,就算放开一点配额,阿根廷能补多少缺口?全球牛肉市场就这么大,临时多运几船,能扭转美国两年的供给荒?
而且他嘴上说“有协议”,可具体措施半个字没提。农业部倒是说10月中旬要出个恢复牛群的计划,但明确说了——不给补贴。没有真金白银的支持,光靠喊话能让牧场主冒险扩群?我看悬。
过去拜登政府把锅甩给肉类加工商,说他们垄断控价,结果人家自己也在亏。现在这届政府换个说法,搞“魔法”,可魔法也得遵循供需规律。鸡蛋价格之前能压下来,是因为加快进口、扶持养殖户双管齐下,有实招。牛肉这事儿,目前还没看到更确切的消息,光靠一句“我们施了法”,恐怕镇不住通胀这头猛兽。
说到底,牛肉价格是系统性问题,不是靠一场椭圆形办公室的表演就能解决的。等真看到进口数据松动、牧场补栏加速、屠宰量回升,那才叫实效。现在嘛,话是说得漂亮,可老百姓手里的钱包,还得再等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