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尔街对人工智能的讨论越来越激烈,一边是科技巨头和私募巨头疯狂投入AI赛道,另一边则是顶级金融领袖接连发出警告。黑石集团总裁乔纳森·格雷直言,AI可能对许多行业造成“降维打击”,甚至让整个产业链一夜归零;而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则提醒市场,资产价格高企已进入“令人担忧”的泡沫区域。这两大重量级人物的声音,标志着华尔街对AI热潮的态度正在从狂热转向审慎。

AI的“降维打击”风险被列为投资头号威胁
黑石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私募资本公司,近期已将AI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性风险列为“投资负面清单之首”。总裁乔纳森·格雷强调,AI不再是遥远的技术概念,而是正在真实摧毁商业模式、取代工作岗位的现实力量。他举例指出,纽约出租车牌照曾价值暴涨500倍,但在Uber和Lyft出现后短短五年内暴跌八成,“AI对法律、会计、交易撮合、理赔核保等规则驱动型行业的冲击只会更彻底”。为此,黑石要求所有投资团队在撰写备忘录时,必须在前几页就回答“AI风险”问题,并已放弃多个看似现金流稳定但被判定为“AI高危”的项目,如某些软件和呼叫中心企业。
华尔街正面临AI泡沫与真实机遇的双重博弈
尽管AI带来的破坏力令人警惕,但资本仍在加速涌入。谷歌宣布将在印度投资150亿美元建设海外最大数据中心,OpenAI也正推进约1.5万亿美元的AI基建计划——这一数字远超其130亿美元的年收入。JonesTrading首席市场策略师迈克尔·奥罗克直言:“我绝对相信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泡沫中。”他认为这种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巨大脱节值得警惕。然而,也有分析师持不同看法,eToro的拉莱·阿科纳认为当前并非“狂热”,而是进入了“完美定价阶段”——投资者为未来故事买单,虽有风险,但尚未失控。她指出,科技巨头资产负债表强劲,情绪乐观但未达欣喜若狂的程度。
顶级金融机构的矛盾立场折射市场深层焦虑
有意思的是,黑石自己也是AI基础设施的大玩家,过去几年重仓数据中心、算力电站,并将旗下工业资产转型为“AI基础设施供应商”。格雷坦言,他们也无法完全规避AI变革带来的投资暴露,比如已向Medallia等企业软件公司发放数十亿美元贷款,而这些公司正面临AI新对手的严峻挑战。同样,摩根大通虽然警告泡沫,但也承认企业盈利和消费依然稳健。这种既押注又警惕的态度,恰恰反映出华尔街的真实困境:没人想错过AI浪潮,但也没人愿意成为泡沫破裂时的接盘者。正如格雷所说:“我们强制把AI议题摆上桌面,并非因为看清终局,而是担心假装岁月静好会犯下致命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