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亚投行行长金立群的一番演讲引发了广泛关注。他指出,随着生成式AI和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产业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未来或将出现“AI发达国家”与“AI发展中国家”的分化。这一趋势不仅会重塑制造业的全球布局,还可能彻底改写发展中国家依赖劳动力优势的增长逻辑。

AI正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
金立群反复强调,AI和机器人正在把制造业从发展中国家带回发达国家。原因在于,机器人既是资本,又是劳动力,能够24小时全年无休工作,还不用担心罢工或工会问题。这意味着人工成本在制造过程中的占比大幅下降,过去发展中国家凭借廉价劳动力吸引外资建厂的优势正在被削弱。正如他所说:“这是正在发生的现象,并且会在越来越多行业中显现。” 对于韩国、日本和许多欧洲国家等面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萎缩的经济体而言,AI驱动的机器人能有效弥补人力缺口,维持工业竞争力。经合组织(OECD)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AI可使制造业生产率最高提升30%,远超传统自动化的15%至18%。
发展中国家将面临增长模式挑战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技术变革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系统性挑战。金立群明确指出,发展中国家过去三四十年依赖人口红利实现经济增长的逻辑将被改写。一方面,机器人削弱了劳动力成本优势;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在研发和制造高端机器人方面成本更高,难以像发达国家那样快速普及AI技术。结果就是,“很多制造业将流转到发达国家”,形成新一轮“逆向回流”。此外,他还提到一个关键判断:在未来世界里,机器人既是资本又是劳动力,传统的经济学分类已经不再适用。这对整个发展理论和政策框架都提出了新的课题。
呼吁多边合作应对技术鸿沟
面对AI带来的全球不确定性,金立群呼吁加强多边平台协作。他认为,亚投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机构应联合起来,共同关注AI可能加剧的“数字鸿沟”问题。他特别强调,资金要花在刀刃上,真正用于提升基础设施和技术包容性,而不是重复旧有发展模式。同时,他也提出疑问:当黄金价格飙升、美元利率高企并存时,是否预示着国际货币体系正在发生深层变化?这提醒我们,AI不仅是技术或产业问题,更是全球经济结构和治理体系需要重新思考的核心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