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空调的十年“安全感”之战
雷军的一条微博,让空调行业的服务标准之争再次浮出水面。小米宣布为米家空调提供“10年免费包修”服务,覆盖挂机、柜机和中央空调全品类,甚至承诺“用户无需花一分钱”。这一举动看似是简单的售后升级,实则暗含了小米对空调市场的野心——用长期服务绑定用户,同时向传统巨头格力、美的“叫板”。
从价格战到“售后战”
空调行业过去几年的竞争,大多围绕价格和功能展开。小米凭借线上渠道和年轻化定位,在2025年7月以16.71%的线上销量份额超越格力,仅次于美的。但线下市场仍是短板(仅占0.39%),此时推出十年包修,或许是为了弥补线下渠道的弱势,用“售后安全感”吸引更多用户。
有趣的是,格力早在2021年就推出类似政策,其高管朱磊直接回应:“十年不用修才是实力”,暗指小米的跟进缺乏产品底蕴。双方的隔空喊话,让这场竞争从技术较量转向了服务承诺的比拼。
消费者的“长期账本”
对用户而言,十年包修像是一份“保险”。空调作为耐用家电,维修成本高且周期长,小米的承诺能降低长期使用隐忧。尤其中央空调维修难度大,纳入包修范围后,可能成为打动中高端用户的亮点。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十年间的人工、配件成本如何消化?小米选择通过规模化分摊风险——2025年其空调出货量增速超60%,武汉智能工厂投产也提升了自研能力。这种“以量换价”的逻辑,和当年用性价比打开手机市场的策略如出一辙。
行业会被“卷”进去吗?
小米的举动可能倒逼行业重新定义服务标准。目前多数品牌保修期在3-6年,若其他厂商跟进,空调市场的竞争维度将进一步向售后倾斜。不过,传统品牌如格力、美的拥有更成熟的线下服务体系,而小米仍需证明其维修网络的覆盖能力。
此外,这场“售后战”也暴露了行业的新趋势:家电正从“一次性购买”转向“全周期服务”,智能家居生态的黏性或许比硬件利润更重要。
机会与风险并存
对投资者而言,小米的激进策略可能带来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但也需关注其售后成本对利润的侵蚀。而传统品牌是否应战,取决于如何平衡服务升级与盈利模型。
这场空调行业的“十年之约”,最终能否兑现为消费者的真实福利,仍需时间检验。但可以确定的是,厂商的战场已从产品功能延伸到用户信任——谁能让消费者安心十年,谁或许就能赢得下一个市场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