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世界AI竞速锦标赛总决赛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落下帷幕,这场被誉为“AI竞速的珠穆朗玛”的赛事吸引了全国顶尖高校战队同台竞技。清华大学战队凭借优化后的AI算法,以16分10秒838的圈速夺得冠军,创下AI自动驾驶在99道弯、高落差山地赛道上的全新世界纪录。湖南大学和吉林大学战队分获亚军与季军。这场比赛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标志着中国在复杂地形智能驾驶研究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极限赛道挑战“蒙眼驾驶”
天门山赛道全长10.77公里,垂直落差达1100米,拥有99道急弯,其中多处为180度发卡弯,被称作“AI竞速的珠穆朗玛”。在隧道和盲区路段,导航信号经常中断,AI系统必须完全依赖传感器和自身算法实现“蒙眼驾驶”,对感知、决策与控制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比赛期间还遭遇持续降雨,路面湿滑积水,进一步加大了自动驾驶系统的稳定性挑战。吉林大学智翼人工智能战队在恶劣天气下仍完成24分21秒723的完赛成绩,甚至超过了其前期最佳表现,展现了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高校战队真车实测比拼算法
本次赛事自2025年4月启动,历经技术筛选与虚拟仿真初赛、复赛,最终选拔出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7支国内顶尖高校战队进入实地挑战阶段。所有参赛车辆采用统一规格的PIX Moving轻量化智能底盘,确保硬件条件公平,胜负核心聚焦于AI算法的优化水平。各战队在10月8日至17日间每日获得1小时赛道使用权,在裁判监督下完成测试并记录最佳成绩。清华大学极限竞速战队凭借稳定高效的算法策略脱颖而出,而湖南大学HIVE战队虽在决赛日因赛车打滑被迫中止挑战,但仍以17分42秒333的成绩位列第二。
开放数据助力全球智驾发展
此次赛事的一大亮点是组委会免费向全球开放“黄金数据集”,涵盖雾天、隧道、陡坡急弯等极限场景下的AI全链路决策数据及三维赛道模型。这一举措有望打破当前自动驾驶研发中的“数据瓶颈”,为全球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宝贵的物理智能训练资源。赛事从上海启程,最终在张家界天门山收官,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复杂地形智能驾驶测试方面的领先布局,也为未来全球智驾技术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