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那句“把资源和精力集中到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上,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听着是挺提气的。但你得知道,这话是在小米汽车刚经历成都事故后第一次公开露面时说的,分量自然不一样。表面看是呼吁行业清流,往深了想,其实是戳到了新能源车圈子里那些见不得光的潜规则。
现在这行当,有些车企搞舆论战比搞研发还上心。有内部数据讲,部分新势力一年花在水军上的钱能占到营销费用的三成。与其砸钱改进刹车系统,不如雇人发帖骂对手“刹车失灵”。更离谱的是“舆论敲诈”——先组团造谣你电池起火,转头就找你要删帖费。这种环境下,谁老实做技术谁吃亏。雷军敢站出来说这事儿,底气在哪?小米有IoT生态撑着,换个小品牌,可能真不敢这么说话。
再说说消费者最头疼的几个坑。定金退不了、老款刚提新车就出升级版,这种“期货式卖车”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中消协一季度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定金退款投诉涨了三分之一还多。还有些车企玩文字游戏,嘴上说着“终身质保”,背地里加上每年不超过三万公里的限制,家用车轻轻松松就超标。更别提那些把L2辅助驾驶吹成自动驾驶的宣传套路,去年真有车主信了这个,结果出了事故。
背后原因也不复杂。2024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干到58%了,市场从抢增量变成抢存量,新势力半年没销量资金链就得断。于是干脆走捷径:三年磨一剑不如三百万买水军来得快。再加上监管还在补窟窿,虚假宣传罚个二十万,可能还不够一次水军投放的费用。处罚追不上收益,企业当然敢冒险。
有意思的是,这次大会上除了雷军,赛力斯张兴海也提了“安全是最大的豪华”,滴滴张博强调“负责任的科技创新”。国家层面也在推动建立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企业报告制度,试点安全沙盒监管。这些信号合在一起看,说明行业正在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发展。
说到底,真正决定未来格局的,从来不是热搜上的口水仗,而是实验室里的技术积累和专利本上的硬功夫。那些靠黑公关起家的玩家,潮水退去的时候,大家自然看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