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8 22:59:0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杭州用AI重写文明剧本?这场论坛不简单

  这次杭州搞的事,不简单

  第三届“良渚论坛”今天在杭州开幕,表面看是文化圈的年度大活动,但背后这盘棋,比很多人想的要深。

  先看规格: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浙江省政府联合主办,60多个国家、300多位文化遗产领域的顶尖专家到场。今年又是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时间点卡得精准。论坛主题定在“文明重光:文化遗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听着像学术研讨,但议题设置明显指向全球文明对话的主导权问题——谁来定义文明的价值?谁来讲述历史的叙事?

  更值得琢磨的是配套动作。这次论坛绑定了一个重量级展览:中国(杭州)艺术与科技国际双年展。160多位来自2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科学家参展,主题是“技术迭代中的文化生态重构”。四个板块——联结·具身交互、共生·数字教育、猜想·生态重构、宣言·哲学追问——层层递进,已经不只是艺术展,而是在搭建一套人机关系、技术伦理和未来文明形态的认知框架。

  问题来了:为什么是杭州?为什么是现在?

  良渚本身是5000年中华文明的实证地,自带历史纵深。但今天的杭州又恰恰是中国数字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阿里、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AI团队都在这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座城市具备“双重基因”:既能讲清楚过去,也有能力参与定义未来。把艺术与科技双年展嵌入“良渚论坛”,本质上是一次软实力的升维——用技术语言包装文化内核,让东方美学进入全球科技人文话语体系。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说,这是在打造一个“思想无界、灵感不息的对话场域”。这话听着虚,但拆解一下就很实在:他们正在构建一个跨国界的创作-创新-产业网络。艺术家提供想象力,科学家提供工具,产业方负责落地。一旦跑通,这套模式不仅能输出内容,还能输出标准。

  目前颗粒度还不够的是,这个交互网络的具体运作机制是什么?有没有配套的资金池、孵化平台或者国际合作通道?这块信息还没看到。但从联动中美交响乐团、一带一路沿线博物馆这些动作看,文化出海的路径已经不是单向输出,而是通过共研、共创、共演的方式建立情感连接。

  所以,关键点就在于:这不是一场热闹的文化秀,而是一次系统性的叙事建构。一边用良渚锚定文明根脉,一边用艺科融合打开未来接口。下一步怎么走?大概率会从展览延伸到教育、城市更新甚至元宇宙场景应用。

  我们来盘一盘:当别人还在争论AI会不会取代人类创造力时,杭州已经在组织全球创作者,用AI重写文明剧本了。这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玩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