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北京举办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可真是热闹非凡,不仅汇聚了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代表,还发布了多项重量级成果。这场以“汇智聚能,网联无限”为主题的盛会,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最新进展,也向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国正在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网联化转型贡献关键力量。从标准制定到技术落地,从企业创新到区域协同,各方都在加速推进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的深度融合。
智能网联标准化与产业生态建设
这次大会上最值得关注的成果之一,就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十大成果》。截至目前,我国已制定发布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近百项,为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的技术演进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发布的还有《智能网联汽车网络技术路线图(2025-2030)》和《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研究报告》,这些文件系统总结了产业发展成效,并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更值得一提的是,《自动驾驶“数据拼车”众源共享新范式》的发布,为自动驾驶数据流通和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典范。此外,“车路云一体化”中外车企协同开发测试行动(2026)正式启动,标志着这一关键技术正加速向量产车型应用迈进。
滴滴自动驾驶的L4商业化路径探索
在众多参展企业中,滴滴自动驾驶的表现尤为亮眼。他们在大会上展示了与广汽埃安联合打造的新一代前装自动驾驶车,该车搭载33个传感器,实现360全场景感知,计算平台算力超过2000 TOPS,成本却大幅降低74%,装配效率提升7倍。这辆车将于2025年底交付,并在北京和广州开展示范应用。滴滴联合创始人、CEO张博强调,L4自动驾驶是下一个十年最重要的技术变革之一,而混合出行网络是商业化冷启动的最佳路径。目前,滴滴自动驾驶已安全运行超1900天,并逐步向公众开放全无人Robotaxi服务测试。他们推出的慧桔港智能运维体系,实现了Robotaxi运营全流程自动化,极大提升了效率与安全性。
赛力斯的安全理念与产业大脑布局
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在开幕式上提出“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并分享了企业在智能安全方面的实践。通过构建覆盖“生命保护、车身防护、健康呵护、隐私守护”的四大智能安全体系,赛力斯累计避免潜在碰撞超200万次,问界车型续保费用整体下降30%。问界M9成为史上唯一获得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四项G+评级的车型,并在真实救援案例中验证了车载卫星通信的可靠性。更深远的是,张兴海提出打造“赛力斯产业大脑”,将AI能力延伸至研发、生产、供应链和服务全链条,实现从被动安全到智慧安全的跃迁。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逻辑,正在重新定义高端新能源汽车的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