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共建自贸港共享新机遇”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海南)成果新闻发布会在海口召开。小布从会上获悉,活动以“1+4+N”为架构,通过1场高规格开幕式、4场专题对接活动、“N”场配套活动,搭建起海南对接优质产业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本次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主体活动已圆满落下帷幕,达成一系列丰硕成果。

截至10月17日,全年高新技术产业签约238个项目,总签约额超千亿元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领导在发布会上介绍;海南高度重视产业区域合作,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产业转移决策部署,多措并举推动产业转移合作取得实效。
一是强化政策与要素保障,夯实产业承接基础;二是用好高端展会平台,拓展产业对接渠道;三是深化区域协同合作,构建产业共赢格局;四是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护航项目高效落地。
截至10月17日,全年高新技术产业签约238个项目,总签约额超千亿元。本次活动期间成功促成110个项目集中签约,另有一批项目正在考察洽谈,重点涵盖现代生物医药及高端食品加工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商业航天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四大重点产业领域。
海南诚挚邀请全球企业家、投资者选择海南、投资海南、扎根海南,携手并肩,共同谱写“共建自贸港、共享新机遇”的崭新篇章。
海口综合服务保障获一致好评,签约57个项目金额约200亿元
海口市人民政府相关领导介绍:“作为本次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的协办单位和属地城市,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最高标准、最实举措、最优服务“,推进招商签约、综合服务保障、嘉宾考察接待三项核心工作,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保障大会圆满顺利举办。”
高标准服务保障,体现自贸港效率和“温度”
海口充分发挥服务保障国家级大型展会的经验优势,成立市长任组长、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21家保障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工作专班,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定期调度。

在安保、消防、卫生、食品安全上织密“安全网”;坚持“优服务”,为企业安排专属联络员和开设绿色通道,提供政策咨询、注册落地等“一站式”服务;在水、电、网络、场馆设施等保障单位全程护航,做好市容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全力“强保障”。
海口各项综合服务保障工作获得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全面动员抓招商,交出亮眼签约“成绩单”
海口始终将产业转移承接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在大会前三个月就组建了由市领导带队的招商专班,通过“一把手”招商、各类活动招商、资本联动招商等系列举措,针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开展靶向对接。
本次大会,海口共签约57个项目,签约金额200亿元,均占全省总数的一半左右,签约企业显示度高、代表性强,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如中国黄金集团、中国航空器材、通用三洋、国智干细胞、超图软件、浪潮云洲等。海口市主办的现代生物医药与高端食品加工专场活动有27个项目签约,签约额114多亿元,一批优质产业项目达成合作,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多措并举强产业,推动大会成果落地深化
今年以来,海口借助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契机,营造“大招商、招大商”浓厚氛围,狠抓“签约率、落地率、开工率、投产率”,以项目引领产业强链行动。前三季度签约落地重点项目120个,20个项目已在年内升规纳统,外资到账超90亿元,同比增长90%。

在开幕式上,海口市推介了海口“5+3”重点产业体系,本次大会签约项目全部属于“5+3”产业范围。其中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三个重点领域签约总金额超100亿元,项目落地后将有效带动主导产业发展。

为拓展深化大会成果,进一步推动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海口将用好用足大会的辐射效应、溢出效应,抓好几项工作。
抓招商成果转化,服务推动57个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助力重点产业提速提质发展,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配套企业落地;
继续狠抓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建强机制队伍、出台产业政策、强化区域合作、各方联动招商、发挥基金作用等,多措并举,推动投资促进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抓服务质量优化,及时总结活动服务保障经验,固化长效机制,将定期回访、联络员等做法应用到招商和服务中,与参会企业保持“心连心”;
抓区域合作深化,借助大会契机,与参会省市深化交流,与省内兄弟市县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推动自贸港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口将始终以“最优环境、最好服务”承接产业转移、吸引优质投资,着力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海口力量。欢迎更多企业来海口共寻机遇、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