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18日(张保贺) 10月17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正定)正式启幕。作为塞罕坝精神发源地、河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围场”)紧扣“数字赋能·生态围场”核心定位,携半导体新材料、中药材数智化、马铃薯全链数据服务、低空经济四大领域的核心产业及创新成果组团参展,通过“企业矩阵+场景落地”的展示模式,集中呈现当地以数字技术激活生态价值、赋能特色产业的转型实践,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围场样本”。

从“生态基底”到“数字增量”,围场展区的四大板块精准锚定县域产业优势与数字转型关键路径,展现出“生态赋能数字、数字反哺产业”的独特逻辑。
在河北投实晶铠科技有限公司展台,“金刚石半导体·绿电造绿钻”的创新路径尤为亮眼——依托围场丰富的风电、光伏等绿电资源,将绿电产能数据与MPCVD设备运行参数实时联动,依据数据算法优化工艺精度、保障稳定生产,所产金刚石材料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散热、半导体晶圆等关键领域,实现“绿色能源”向“高精尖材料”的价值跃迁,为“中国芯”等关键技术突破提供基础支撑。
承德达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塞罕坝中药材数智共享云平台”,通过打通种植户、药企、医疗机构的数据壁垒,以需求数据为核心调度初加工服务、场地租赁、技术培训等资源,构建起“按需付费、数据匹配”的智能化运营体系,推动传统中药材产业向“精准化种植、集约化加工”转型。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马铃薯研究院的“数链薯业·智惠全程”板块,更是将数字技术贯穿农业全链条:300余份种质资源完成数字化建档,种植环节依托气候、土壤大数据实现标准化管理,加工与销售环节通过数据追踪优化流程,20余项数据驱动的科技成果落地,成为“数字赋能传统农业”的标杆。
河北迅捷低空经济有限公司的“运营+制造+数据”无人机生态,充分发挥围场“背靠京津、北接辽蒙”的区位优势与优质空域资源优势,聚焦通用航空运营、无人机研制、空天地一体化数据服务,构建起“运营牵引制造、数据驱动服务”的低空经济闭环,为京津冀地区提供生态监测、应急救援等数字化服务。

展会现场,围场展区凭借“生态与数字融合”的独特定位吸引了现场观众。参展观众驻足观看数字技术演示,咨询金刚石半导体· 绿电造绿钻、中药材数据共享等项目应用场景。行业客商与企业负责人围绕绿电合作、马铃薯产业链数字化升级、低空经济区域协同等话题深入洽谈对接,初步达成多个合作意向。
此次数博会不仅成为围场展示县域数字经济成果的“窗口”,更成为其链接京津冀地区技术、资本、人才的“桥梁”,进一步提升了“数字围场”的品牌知名度与产业影响力。

从“荒原变林海”的生态奇迹,到“生态育产业”的数字转型,围场的发展始终紧扣“资源禀赋”与“时代需求”。“绿色发展、二次创业”的理念为数字转型提供精神指引;优质生态基底不仅孕育了绿电、中药材等特色资源,更为数字技术落地提供了独特场景;“中国马铃薯之乡”“道地中药材优势产区”的产业根基,让农业数字化拥有深厚实践土壤;而“南临京津、北接辽蒙”的区位优势,加速了数字资源的流通与转化。
未来,可以预见,围场将持续深化“生态+数字”双轮驱动战略,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推动数字基建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数据成为生态价值转化的“催化剂”、产业升级的“加速器”、百姓增收的“新引擎”,书写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县域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