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8 19:25:50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奇瑞押注技术出海:5万研发大军撬动全球

  全球化不能只拼速度

  奇瑞这次又喊出“不客气”了。新能源不客气、智能化不客气,现在轮到全球化创新体系也要不客气。这话听着像口号,但背后其实是真金白银的布局和一整套打法。

  尹同跃在大会上讲得很直白:中国车出海不能再只拼数量和速度了。欧洲街头中国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可投诉也上来了——37%是因为技术适配性不足,29%是应急保障跟不上。这已经不是产品问题,而是体系能力的问题。一旦口碑塌了,整个中国品牌都得跟着买单。

  所以奇瑞要转型,目标很明确:从“产品出海”转向“技术出海”。现在它已经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铺开市场,海外营收接近50%,瑞虎5x、瑞虎7这些车型在多个区域都是细分市场第一。但这还不够,真正的护城河是技术和标准能不能被全球接受。

  技术底座怎么建?

  奇瑞搞了个“双实验室”架构:内部300多个瑶光实验室主攻应用层,外部开阳实验室联合100所顶尖高校做原始创新,1779技术工程覆盖17大方向、79个子项目,挖出4000多项前沿课题。这套组合拳拉起了一支5万人的“编外”研发队伍,加上自家3万工程师,实现24小时不间断研发。

  成果也不是空谈。新一代AI智能车架构支持L4级自动驾驶,整车OTA升级只要18分钟;轴向磁通矢量双电机体积只有传统电机1/3,功率却做到510kW;犀牛电池能量密度310Wh/kg,还能通过挤压+浸水复合测试。更关键的是安全——1.2万个真实事故数据训练出来的企业标准,54款车型拿下全球五星安全,这是实打实的信任资产。

  容错机制才是真底气

  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那个“风险我担”的文化机制。项目成了,合作方拿股权、推产业化;失败了,奇瑞兜底还付“车马费”。这种玩法其实是在重构创新激励——把外部顶尖人才当成合伙人,而不是供应商。目前已经有200多位全球专家以项目制加入,说明这套机制确实能打动人。

  管理上也在往深水走。尹同跃提到当年德国工程师为零件瑕疵痛哭的事,说什么时候奇瑞员工也能为一个质量问题崩溃,那才是真正世界级品牌的开始。现在公司把“质量比销量重要、创新比利润重要”写进经营纲领,治理结构也按世界500强标准升级,未来海外属地员工和营收都要反超国内。

  这么看下来,奇瑞的全球化不是简单卖车,而是在构建一套可持续的技术输出体系。下一步的关键变量,是这些技术货架能不能真正落地,并在全球不同市场完成本地化验证。毕竟,说得再好,用户用脚投票才算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