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四大集团掌门人齐聚海湖庄园,跟特朗普打一场高尔夫,表面看是顶级企业家的私人社交,背后其实是美韩博弈的关键一役。这顿饭吃不吃得安心,恐怕没人比他们自己更清楚。
先看背景。眼下美韩正在谈关税,框架性共识已经达成:美国把韩国商品关税降到15%,韩国承诺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同时暂不进口美国大米牛肉。听起来像双赢,但问题全在细节里。韩国企业希望关税能再压到12.5%,可特朗普根本不接这个茬——在他那儿,没得谈就是没得谈。更麻烦的是那3500亿,美方咬定是韩国要拿出现金真金白银投美国,尤其是造船、半导体这些敏感行业;可韩国这边从政府到企业都否认,说这只是包含贷款和担保的估算总额,不是现金到账。光这一条,就埋着雷。
而且,贸易谈判还绑着安全议题。特朗普一直想让韩国承担全部驻军费用,甚至暗示希望韩国在地缘上完全站队美国。但韩国的态度也很明确:我们已经免费提供土地,还分摊了十多亿美元开支,再多不如你们直接撤军。至于选边站?朝野共识是“抱紧美国但两不得罪”,谁也不敢把话说死。可特朗普偏偏擅长把不同议题打包施压,这就是他的交易艺术——你不想谈安全?那咱们就从贸易开刀。
另一边,韩国企业自身也处在压力之下。三星、SK、现代、LG这几年面临全球市场竞争加剧,业绩承压,打开美国市场成了关键出路。这个软肋,美国人看得清清楚楚。再加上之前特朗普一边鼓励外资,一边驱赶非法移民,很多韩国企业担心员工赴美任职会受影响。这种“既要又要”的政策矛盾,让他们始终缺乏安全感。
所以这次海湖庄园之行,名义上是打高尔夫、拉关系,实则是一场高压下的非正式谈判。特朗普的套路业内都知道:先制造危机感,再漫天要价,最后以“礼遇”收尾,让人不得不让步。李在明访美时专机上看《交易的艺术》,说明韩国方面也在研究对手的打法。
但问题没解决:3500亿到底怎么算?投资领域能不能满足美方诉求?农产品壁垒会不会被突破?这些都不是一顿饭能消化的。日本和欧洲都在盯着,看韩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驯服”的盟友。
目前颗粒度还不够,看不出具体让步空间在哪。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特朗普的牌桌上,没有单纯的商业往来,一切皆可交易。这场高尔夫打得越轻松,背后的筹码可能就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