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8 19:00:5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OpenAI英伟达狂砸50亿电费!中国手机厂商却靠抢券AI逆袭

  AI巨头的算力游戏与手机厂商的务实转身

  当OpenAI和英伟达在硅谷玩着"左脚踩右脚"的商业闭环游戏时,地球另一端的中国手机厂商们正在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AI实用主义实验。这场看似平行的科技叙事,实则揭示了全球AI产业正在经历的两条分叉路径——一边是不断堆砌算力的军备竞赛,另一边则是让AI真正落地的场景革命。

  算力竞赛的尽头在哪里?

  科技巨头们正在用资本堆砌出一个令人窒息的算力世界。就像新闻中描述的"两万卡集群"和"50亿电费"这样的数字游戏,已经让这场竞赛变得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有趣的是,补充材料显示英伟达正通过投资OpenAI等公司构建一个自循环的生态系统——投资客户换取订单,这种"资本与销售内循环"的策略,让人不禁联想到90年代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循环融资模式。

  而在这场游戏中,英伟达的角色已从单纯的芯片供应商蜕变为产业链的"造雨人"。它不仅为AI公司提供算力,还通过投资布局整个生态,从基础设施到模型层再到应用层,构建了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AI帝国。这种全栈布局虽然带来了惊人的商业成功,却也引发了关于市场垄断和可持续性的隐忧。

  中国厂商的"小即是美"哲学

  当硅谷还在追逐参数的虚名时,中国手机厂商已经悄然转向。从荣耀的"抢券AI"到vivo的文本理解能力,这些接地气的功能或许没有万亿参数模型的震撼,却实实在在地解决着用户"抢不到优惠券"或"记不住账单"这样的日常痛点。正如那位手机厂商负责人所言:"实用性和性价比才是我们的优势"。

  这种转变背后是残酷的现实教育:做千亿级模型需要"投200亿都不够"的成本,对终端厂商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于是他们选择了一条更务实的道路——用大量小模型深耕具体场景,让AI在手机这个最贴近用户的终端上"跑起来,用起来"。这种"场景深水区"的打法,或许不如大模型听起来高大上,却可能更快实现商业闭环。

  落地之路上的"三重门"

  然而务实不等于轻松。功耗就像个贪吃的怪兽,持续使用AI功能能让手机续航"缩短2-3小时";内存占用则让高端机秒变低配——"7B模型需要3.5G内存"的现实,迫使厂商们不断在模型压缩技术上突破极限;而最致命的或许是利润侵蚀,独立NPU芯片研发带来的15%-20%成本增加,让本就利润微薄的手机行业雪上加霜。

  值得玩味的是,这些挑战反而催生出了中国特色的创新路径。当DeepSeek开源打破千亿模型的垄断,手机厂商们突然意识到:"AI的成功路径不止一条"。这种认知转变比任何技术突破都珍贵,它让行业从盲目追逐参数的迷思中觉醒,开始探索更适合终端场景的AI发展模式。

  未来是Robot Phone时代?

  站在这个十字路口,我们或许正在见证AI应用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从追求"最大"到追求"最有用"的范式转移。正如Counterpoint分析师所言:"用起来才能实现商业循环"。当荣耀CEO李健畅想"Robot Phone"的未来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科技愿景,更是一条区别于美国巨头的差异化道路。

  这场竞赛的终局尚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在硅谷用资本堆砌AI堡垒的同时,中国厂商正在证明,有时候让AI学会抢优惠券,比训练它写十四行诗更能打动用户的心。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场变革中既蕴含着场景落地的机会,也暗藏技术瓶颈的风险——其中的平衡,需要每位观察者自行掂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