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白丽斐)10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拓展绿色贸易的有关举措。会议明确,发展绿色贸易是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举措。要加快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加强与产业、科技、财税、金融等政策衔接协同,为绿色贸易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鲍晓华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意味着我国将在贸易、产业、科技、财税、金融等多领域形成系统协同,推动绿色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与配置,这不仅有助于稳定外贸基本盘,更能从制度层面培育绿色竞争优势。
会议还提出,要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建设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要拓展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低碳产品、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
鲍晓华分析,通过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可促进产业链绿色转型,形成更多符合国际绿色标准的优质产品,从而增强绿色出口韧性和品牌影响力。而“建设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将有效降低中小企业参与绿色贸易的信息壁垒和准入门槛,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认证服务与信息支持,推动绿色贸易从“个体企业行为”走向“全局化发展”。
“在国家推进绿色贸易的总体布局下,外贸企业应从会议部署的各项举措中找到自身行动方向。”鲍晓华认为,除了紧跟政策体系建设以外,企业要主动提升绿色设计与生产能力,从源头改进产品能效、材料循环利用和清洁工艺,积极获取国内外绿色认证与低碳标签,使产品更符合发达经济体的绿色贸易标准;借力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获取碳核算、认证、国际标准比对等信息资源,降低合规成本,提高应对国外绿色壁垒的能力;还应重视标准对接与国际沟通,关注主要贸易伙伴的绿色规则变化,提升ESG治理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