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四大财阀掌门人集体飞往佛罗里达,要去特朗普的海湖庄园打一场高尔夫。这事儿听着像是顶级商务社交,风光得很,可我看了直摇头——这哪是打球,分明是一场精心布置的“周末白宫”局中局。
人家特朗普是什么人?政治就是生意,见面就是谈判。他能把盟友当交易对手,把外交当讨价还价。这次李在镕、崔泰源、郑义宣、具光谟四个人一块儿被请过去,表面是礼遇,实则压力拉满。媒体说这是韩国四大集团首度同访海湖庄园,可谁不知道,这种“殊荣”,往往意味着更大的筹码要被摆上桌。
眼下美韩正卡在贸易谈判的节骨眼上。说是达成了框架性共识:美国把韩国商品关税降到15%,韩国承诺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暂时不进口美国大米牛肉。听着挺美,可落实起来全是坑。韩国商界想把关税再压到12.5%,特朗普根本不接这个话茬。更麻烦的是那3500亿——特朗普嘴上说是“现金投资”,韩国上下却齐声否认,强调这只是包括贷款和担保在内的估算总额。一个咬定要真金白银,一个死守财务底线,这差距怎么填?
而且这事还绑着安全议题。特朗普一直想让韩国承担全部驻军费用,甚至暗示要韩国彻底站队地缘对抗。但韩国人也不是,早就说了:我们免费提供土地,每年分摊十多亿美元,再往上加,不如自己搞核武算了。可问题就在这儿,特朗普偏偏擅长把经济和安全搅在一起谈,一手拿钱,一手拿枪,逼你低头。
再加上韩国企业本身日子也不好过。半导体、汽车这些支柱产业面临全球竞争压力,业绩下滑,急需在美国市场打开新局面。可越是这样,越容易被捏住软肋。你想进我的市场?行啊,先拿投资来换。更别提之前特朗普一边喊着欢迎投资,一边驱逐非法移民,搞得韩国企业连员工外派都提心吊胆——这不是既要又要吗?
所以你说这顿高尔夫打得轻松?我看悬。李在明访美时还在飞机上看《交易的艺术》,就知道他们心里有数。特朗普那一套“先兵后礼”、漫天要价、舆论施压的打法,玩得炉火纯青。今天请你喝酒打球,明天可能就在推特上放话加税。
至于SK会长崔泰源,这次去还有点私人滋味。刚被最高法院发回重审离婚案,涉及百亿财产分割,其中还有部分资金牵扯前总统卢泰愚的旧账。商界风云、家事纷争、国际博弈全赶一块儿了。
这一局,韩国人走得步步惊心。面子给了,里子能不能保住,还得看接下来怎么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