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上出了个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又忍不住想笑的新闻: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提议,要在白令海峡建一条“普京 - 特朗普隧道”,把俄罗斯和美国阿拉斯加连起来。这名字一听就很有“政治营销”的味道。更有趣的是,特朗普说这想法“有趣”,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场表示“不满意”。这个看似天马行空的工程设想,背后其实牵扯着复杂的地缘政治信号和大国互动的微妙节奏。
隧道设想的技术与成本包装
这个所谓的“普京 - 特朗普隧道”并不是随便一拍脑袋的想法,而是被精心包装过的战略提议。德米特里耶夫明确提出,可以由马斯克旗下的博林公司(The Boring Company)来承建这条穿越白令海峡的隧道,理由是传统建设方式成本高达 650 亿美元,但若采用博林公司的技术,有望将成本压缩至 80 亿美元以内。他还特意在社交媒体 X 平台上发布了冷战时期的相关路线草图和新的可能路径示意图,试图赋予这一构想历史正当性和现实可行性。虽然马斯克至今未回应,但把科技明星企业和前沿技术拉进来背书,显然是为了让这个项目听起来不那么荒诞。
地缘政治背景下的“魅力攻势”
这个提议的时间点非常耐人寻味。就在德米特里耶夫发声的前一天,特朗普刚与普京通了电话,并宣布两人将在布达佩斯举行会晤。路透社分析认为,这项隧道计划其实是俄方向美方发起的一次“魅力攻势”,意在缓和美俄关系、重建高层对话氛围。毕竟自俄乌冲突以来,两国关系持续冰冻,而特朗普政府对和谈态度反复——从扬言“24 小时内结束战争”到否认斡旋角色,再到与普京举行四年多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却无果而终,局势始终僵持。在这种背景下,一条象征“连接”而非“对抗”的洲际隧道,显然带有强烈的外交隐喻色彩。
泽连斯基的“不满意”透露出的真实焦虑
最值得玩味的反应来自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特朗普在白宫会晤中笑着问他怎么看这条隧道时,他直接回了一句:“我对此不满意。”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反映出乌克兰对于自身被边缘化的深切担忧。当前俄乌停火谈判陷入僵局,而美国却频频与俄罗斯单独接触,甚至讨论起跨越半个地球的基建合作,这让正在前线苦撑的乌克兰感到不安。尤其是在特朗普曾施压乌方在领土问题上让步的背景下,这种“绕开乌克兰”的高层互动,无疑加剧了基辅方面的不信任感。一条远在北极圈附近的隧道提议,竟然成了地缘裂痕的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