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一趟从杭州飞往韩国仁川的国航CA139航班上发生了一起惊险事件:飞行途中,一名旅客放在行李架上的手提行李内锂电池突然自燃,引发明火并伴有浓烟。所幸机组人员反应迅速,及时按程序处置,无人受伤,航班也安全备降在上海浦东机场。国航随后调配了另一架飞机继续执行任务。这件事再次把“锂电池航空安全”推上了风口浪尖。

锂电池自燃引发紧急备降
这趟国航CA139航班原计划于10月18日9时47分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起飞,预计当地时间14时抵达首尔仁川机场。但飞行约一个多小时后,意外发生了。乘客发布的视频显示,一个打开的行李架冒出明显火光和大量烟雾,客舱内有旅客惊呼,现场气氛一度紧张。两名乘务员迅速赶往起火位置进行处置,期间有声音不断安抚乘客:“不要怕,不要怕。”最终,航班于11时07分左右安全备降上海浦东机场,所有旅客已安全下机。
国航与民航局的应对措施
事故发生后,中国国际航空在当天中午12时39分发布官方通报,确认事故原因是一名旅客存放在行李架上的手提行李内锂电池自燃。机组按照标准应急程序果断处理,确保了全机人员安全。国航表示,为保障旅客行程,已安排其他飞机接续完成航班任务。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28日起,中国民航局已实施新规,明确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或已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不过这项规定目前并不适用于国际及地区航班,而此次航班目的地为韩国仁川,属于境外航线,因此该规定并未覆盖此行。
航空出行中的锂电池风险警示
其实,锂电池虽然便利,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报道指出,内部或外部短路、过度充电、高温、挤压以及产品质量缺陷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锂电池热失控,进而引发燃烧甚至爆炸。近年来,国内外航空公司和航空管理部门均已加强管控,普遍要求:不得在飞行过程中为充电宝充电、必须随身携带而非托运、严禁将充电宝放置于行李架等高风险区域。这次事件正是发生在行李架上,再次敲响警钟——即便看似微小的电子设备,若使用不当,也可能对航空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作为经常出差或旅行的我,看完真是捏了把汗,以后坐飞机真的得更注意这些细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