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一系列重磅信息接连释放,不仅展现了中国在全球经济变革中的应对策略,也凸显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强劲发展势头。从宏观政策到产业实践,再到金融科技前沿探索,这场高规格会议传递出清晰信号:中国正以开放、多元和创新的姿态,积极塑造未来全球经济的新格局。

中国以多元化布局对冲外部风险
财政部原部长、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理事长楼继伟在会上指出,面对全球保护主义抬头和产业链碎片化趋势,中国没有选择“脱钩断链”,而是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他特别提到,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达5.3%,在全球范围内位居前列,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最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功模式——通过“技术自主、供应链多元、市场全球”的立体化策略,上半年出口量占全球市场份额高达42%,动力电池国产化率超过95%。这说明中国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打破单一市场依赖,实现安全与效率并重的发展路径。
上海金融实力持续领跑
本次大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公布了一组亮眼数据:今年前9个月,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已达2967.83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同时,上海的股票总市值和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这些数字背后,是上海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结果。吴伟还表示,未来上海将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支持下,进一步吸引优质金融资源,稳步推进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持续增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AI+金融”迈出实质性步伐
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成为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在“国际对话”环节,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就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创新展开深度交流。更令人振奋的是,“上海AI - FI实验室”在大会期间正式成立,标志着上海在‘AI+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迈出了关键一步。该实验室将聚焦人工智能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落地。作为静安区布局金融科技前沿生态的重要举措,这一平台有望加速打造数字金融发展标杆,助力上海建设全球资管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