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黄金市场上演了一出“过山车”行情。就在金价刚刚突破每盎司430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后不久,市场突然急转直下,现货黄金一度跌破4200美元,跌幅超过3%。这一波剧烈回调让不少投资者措手不及。不过有趣的是,尽管周五出现大跌,但本周黄金整体仍累计上涨超过5.7%,显示出其强势背后的复杂推动力。这次震荡背后,既有美元走强的影响,也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息息相关。
美元走强与特朗普态度缓和引发抛压
这次金价的快速回落,直接导火索是美元走强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贸易政策释放出更温和的信号。美元指数上涨0.1%,使得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对海外买家来说变得更贵,从而抑制了需求。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此前曾威胁加征100%关税,引发市场避险情绪高涨,推动金价飙升;但他近期语气明显缓和,降低了市场的紧张感。独立金属交易商Tai Wong就指出,这种态度转变“已经给贵金属交易带来了一些降温”。当避险情绪退潮,部分投机性资金便选择获利了结,导致金价迅速回调。
长期支撑因素仍在,机构依然看好后市
虽然短期价格波动剧烈,但从基本面来看,黄金的上涨逻辑并未完全瓦解。渣打银行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Suki Cooper明确表示:“我们预计2026年黄金平均价格为4488美元,并认为更广泛的结构性因素将为市场带来进一步的上行风险。”今年以来,黄金已暴涨超62%,背后推动因素包括地缘政治紧张、各国央行持续购金、资金从美元流出、黄金ETF大量流入,以及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强烈预期。这些都不是短期现象,尤其在全球对美元信用担忧加深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反而被强化了。
风险提示频现,投资者需保持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金价屡创新高,风险也在积聚。上海黄金交易所已在10月16日发布通知,要求各会员单位加强风险控制;多家银行也陆续提醒投资者,当前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应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历史上看,黄金并非单边上涨,也曾经历过长时间回调——比如2011年至2015年期间就下跌了43%。因此,即便是处于牛市中,也要警惕多头获利了结、政策转向或股市回暖带来的资金分流风险。毕竟在投资中,保住本金永远比追逐收益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