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18日,回顾前一天的市场动态,整体氛围可以用“避险”两个字来概括。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一轮不小的波动,尤其是债券市场在多重因素推动下表现抢眼,而股市则明显承压。美国区域性银行曝出信贷欺诈事件,引发全球风险偏好急剧降温,资金纷纷涌入债市寻求安全港。与此同时,国内政策面也传出利好消息,进一步助推了债市的回暖行情。
债市全面回暖,避险情绪主导行情
周五国内债市延续上涨势头,各期限收益率普遍下行,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避险特征。与前一日仅由活跃券带动的结构性修复不同,本次行情已扩散至非活跃券、地方债等此前滞涨品种,反映出市场参与热情的整体回升。中债综合指数(净价)和财富指数分别上涨0.1052%和0.1112%,国债期货全线飘红,尤其是30年期主力合约涨幅高达0.74%,对应收益率大幅下行7.32个基点。这一轮上涨背后,既有海外金融风险发酵的外因,也有国内政策预期改善的内因共同作用。
海外风险重燃,美债成避风港
隔夜美国两家区域性银行被曝出涉及上亿美元的贷款欺诈问题,直接点燃了市场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担忧。Zions Bancorp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相继披露向同一关联方发放巨额贷款并遭遇坏账,引发区域性银行股重挫。尽管目前看来尚不构成系统性风险,但叠加此前Tricolor Holdings破产、First Brands集团倒闭等事件,市场开始警惕私募信贷领域的潜在连锁反应。受此影响,美债先抑后扬,10年期收益率一度跌破3.95%,2年期更是下行7个基点至3.42%,创下2022年9月以来新低,显示降息预期再度升温。
股市遭抛售,政策预期缓解债市压力
与债市的强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股的大幅回调。10月17日沪深两市集体下挫,创业板指跌幅达3.36%,中证500、中证1000等成长风格指数技术形态破位,风险资产遭遇集中抛售。不过午后一则关于“公募基金产品管理新规将延期实施且费率低于预期”的市场传闻,有效缓解了债市对赎回压力的担忧,成为当日多头进攻的“加速器”。虽然尚待官方确认,但若最终落地符合预期,意味着此前压制债市的情绪因素正在逐步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