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诺菲在北京亦庄启动的这个10亿欧元胰岛素原料药项目,背后信号很明确:中国不只是他们的销售市场,现在更是要变成核心生产基地了。
这事有两个层面值得盘一盘。第一,这是国内首个由跨国药企设立的胰岛素原料药基地,而且是“十四五”以来北京医药工业领域最大的投资项目。投资额10亿欧元,不是小打小闹,说明赛诺菲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是实打实的。他们大中华区总裁早就说过,中国是全球关键战略市场,这次投资就是用真金白银在表态。
第二,这个项目不是孤立动作。2024年底他们就宣布了这笔投资,现在正式启动,意味着整个本土化制造链条在加速闭环。目前他们在亦庄的基地已经是亚太最大的胰岛素制剂生产基地,有甘精胰岛素的无菌灌装线。这次新建原料药基地,就是要实现从原料到制剂的全链条本土化。好处很明显——成本可控、供应链更稳、响应速度更快,还能更好对接国内集采和医保准入节奏。
再往深一层看,赛诺菲最近的动作是一套组合拳。9月份刚把治疗1型糖尿病的替利珠单抗引进中国,这是延缓疾病进展的创新药;同时,他们在AI制药上也砸了18亿美元,布局双抗新药;核药领域还通过引进AlphaMedix挑战诺华的龙头地位。但另一边,湿疹新药amlitelimab临床数据不及预期,股价一度大跌,接替明星药Dupixent的压力不小。
所以这么看下来,加大中国本土生产投入,其实是对冲研发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中国市场贡献了赛诺菲全球第二大收入份额,本地化生产不仅能保障供应,更能提升利润空间。再加上北京出台的数据跨境负面清单,让跨国药企在临床数据传输上更合规、高效,进一步降低了运营风险。
说白了,他们的逻辑很清晰:全球创新+中国本土化制造,两手都抓。原料药基地2032年才全面投产,周期很长,但恰恰说明这不是短期投机,而是战略卡位。未来几年,谁能在本土化深度和速度上占先,谁就能在中国慢病管理这片红海里稳住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