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8 02:30:1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深圳半导体突围:链式创新背后的生态挑战

  深圳这波半导体“突防”,到底成色几何?

  湾芯展刚收尾,朋友圈还在刷屏。深圳这场半导体秀,不是简单的产品陈列,而是一次系统性的“链式突围”。新凯来带着16款设备亮相,旗下万里眼搞出90GHz带宽的示波器,启云方推出EDA工具链——这已经不是单点突破了,是整条技术链在推。

  问题来了:一家2021年才成立的公司,怎么几年时间就把刻蚀、薄膜沉积、量测全布局了?行业直接拿它对标“北方华创+中微+拓荆”的总和。这背后肯定不是靠几个天才闭门造车,而是深圳过去二十年产业积累的集中释放。从海思到汇顶,设计端有底子;这几年国资又猛补制造、材料、设备短板,新凯来就是在这个逻辑下长出来的“补链”产物。

  再看万里眼,团队平均年龄28岁,做出90GHz示波器,打破《瓦森纳协定》封锁。关键是,这东西不只是实验室样品,已经能支撑3-5nm芯片测试。过去高端示波器被是德、泰克垄断,国内连60GHz以上都进不来。现在不光做了出来,性能还冲到全球第二,这才是真正卡点上的破局。

  启云方那边也类似,EDA工具链发布,支持原理图到PCB全流程,性能比行业标杆提升30%,开发周期缩短40%。要知道国产EDA整体市占率不到5%,现在能在高端PCB设计这种高门槛场景商用,说明替代路径跑通了。

  但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是生态。刘桑说得对,要打破“路径依赖”,不能只靠产品参数对标,得让整个研发、制造、应用链条都用起来。仪器也好,软件也好,用户习惯一旦形成,切换成本极高。所以现在最关键的是下游硬科技企业给反馈——影石创新、韶音科技、大疆这些公司能不能把国产工具纳入验证体系,决定了这些“突破”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正扎根。

  另外,零部件环节也在动。汇川技术搞出全场景电气设计平台,MCU、逻辑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国产化率都在提升,甚至开始做寿命预测、健康自检这些智能化功能。这意味着国产装备不再只是“能用”,而是往“好用”“智能”走。

  这么看下来,深圳这一轮不是孤立事件。从设计到制造,从设备到零部件,再到下游应用场景,已经形成闭环。华润微、粤芯的12英寸线陆续投产,云天励飞用Chiplet架构堆算力,AI芯片需求又在爆发——市场在倒逼创新,创新反过来支撑产业升级。

  下一步变量在哪?一个是产能爬坡,比如华润微月产5000片,2027年才满产;另一个是生态协同,能不能让国产工具在真实产线上持续迭代。目前颗粒度还不够,具体商业化节奏和客户名单还没完全披露。但趋势很清楚:中国半导体正在从“被动替代”转向“主动构建”,深圳这波,只是开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