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白银市场经历了一场剧烈震荡,价格突然大幅下挫,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经历了本周早些时候的强势上涨后,现货白银和期货白银均出现超过6%的暴跌,创下近六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这一波快速回调的背后,是市场避险情绪降温、资金获利了结以及此前极端供应紧张局面缓解的综合结果。
白银价格遭遇重挫
10月18日,白银价格急剧走低,现货白银跌破51美元/盎司关键支撑位,最低报50.91美元,日内跌幅接近6%。与此同时,COMEX白银期货也未能幸免,跌幅同样超过6%,价格一度下探至50.04美元/盎司。这是自2025年4月以来白银最大的一次单日下跌,标志着此前因供需错配和地缘担忧推动的涨势暂时告一段落。
避险需求退潮与利率回升
这轮贵金属集体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环境发生了转变。随着美国区域性银行信用风险担忧缓解,国债收益率反弹,投资者对黄金和白银这类避险资产的兴趣明显减弱。Bloomberg的报道指出,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也在降低,进一步削弱了贵金属的“避风港”吸引力。MKS Pamp SA金属策略主管Nicky Shiels表示:“当区域性的供应错配开始修复时,市场自然会出现获利了结的压力。”
伦敦市场挤兑压力缓解
此前引发白银异常上涨的一个重要催化剂是伦敦市场出现的历史性实物短缺和交割危机。然而,最新动态显示,这场“银荒”正在逐步缓解,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所改善。正因如此,部分前期涌入市场抢购实物或做多期货的投资者选择在此时锁定利润,加剧了价格下行的动能。Shiels指出,“伦敦的短缺正从极端水平得到缓解”,这意味着短期内继续追高买入的动力正在减弱。
总的来看,这次白银的大跌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市场由狂热回归理性的体现。我注意到,在短短一天内就抹去多日涨幅的情况并不常见,说明当前市场情绪依然高度敏感。虽然长期来看白银仍受工业需求和投资配置的支持,但短期波动风险显然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