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正在迎来历史性机遇。
据中信金控财富委资产管理工作室最新发布的《国内资产管理行业报告(2025年上半年)》,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资产管理总规模已突破170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过去五年间,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信托、保险资管等行业规模持续攀升,年均增速保持在8%左右。
这一增长背后,是中国经济发展与居民财富积累的双重驱动。随着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居民可投资资产总额超过300万亿元,同时在全球市场联动加深的背景下,跨境投资也正从投资的“可选项”变为“必答题”。
2025年10月15日,第二届“中信财富管理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由中信金控指导,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诚人寿、信银理财主办,公募基金、理财、保险、全球资管等领域的42家头部机构主要负责人参会。
中国的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机构如何捕捉全球市场机遇,做好实体经济与居民财富的“桥梁”,成为本次会议焦点。
行业规模再创新高,财富管理市场迎历史性机遇
“伴随资管行业的转型深化、长期耐心资本的加速培育、跨境资本市场扩大开放以及人工智能等科技的颠覆性突破,财富管理行业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张文武在“中信财富管理大会”上表示。
他进一步强调:“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大众理财需求的增多,大财富管理行业更是在‘为实体经济注入活水’与‘居民财富保值增值’之间搭建了一座重要的‘桥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资产管理总规模已超170万亿,稳居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与此同时,居民可投资资产总额突破300万亿,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推动财富管理需求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拥有综合金融牌照优势的中信金控,走出了差异化的大财富管理路径。作为中国首批金融控股公司,中信金控凭借其全牌照布局与多领域协同,在财富管理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旗下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华夏基金、信银理财等机构,均在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具体来看,其子公司核心数据亮眼。数据显示,中信银行个人财富管理规模接近5万亿元,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规模达1.56万亿元,中信信托资产余额为2.6万亿元,华夏基金与信银理财的资产管理规模分别超过3万亿元和2.3万亿元。截至目前,中信金控及其子公司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1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为9.8万亿元,已实现累计服务个人与企业客户超过2亿。
跨境投资成“必答题”,全球配置需求释放
随着居民财富积累与全球市场联动加深,跨境投资已从投资的“可选项”变为大众财富管理的“必答题”。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末,仅“跨境理财通”一项就吸引16.46万的个人投资者参与,跨境汇划金额突破1200亿元,中国居民的全球资产配置需求正进入加速释放期。
面对日益增长的跨境投资需求,市场机构正积极构建相应的服务体系。以中信为例,其以“互联互通”作为链接境内外市场的重要抓手,构建了跨境资管多元服务体系,形成全牌照、全流程的互补优势,进一步满足投资者跨境资产配置需求。
在全球配置需求释放与行业转型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机构间的协同合作、科技赋能以及跨境业务拓展,将成为行业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
易方达基金总裁吴欣荣指出:“全体系的产品线与解决方案、全方位协同的综合客户服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与集团资源已成为当前财富管理服务转型的重要抓手。”他表示,机构应围绕研究服务、委托投资、资金配置、资产托管、客户服务等方面,平台融入平台、以生态共建生态,最终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平台型、全球化资产管理服务。
工银理财董事长吴茜进一步预测,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信托和银行理财等不同资管机构互补合作的生态,正在不断演化形成。
从170万亿资管市场到 300 万亿居民可投资资产,伴随中国资本市场深化开放与居民资产配置理念提升,跨机构协同、科技融合与跨境布局将成为下一阶段财富管理行业持续成长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