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月报核心内容:
1、纯债型
前三季度回报靠前的纯债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有“海通怡然恒旭1号”“太平洋玉溪抚仙1号”和“江海嘉盈1号”等。此类产品前三季度平均回报排名居前的券商及资管子公司有海通资管、江海证券、申港证券等,中泰证券资管、诚通证券、广发资管排名依然靠后。
前三季度回报靠前的纯债型保险资管产品包括“光大永明永聚固收7号”“生命资产睿智26号”和“国华兴益资管丰收如益1号产品”等。此类产品前三季度平均回报排名居前的保险资管公司有百年保险资管、人保资产、安联资管等。排名靠后的保险资管公司有中意资产、工银安盛资管、国华兴益资管等。
2、“固收+”
前三季度回报排前三的“固收+”集合理财产品依然为“第一创业可转债灵活配置1号”“银河稳盈20号”“银河融汇26号(RH2606)”。此类产品前三季度平均回报排名居前的券商及资管子公司有第一创业、华金证券、银河金汇等。排名靠后的券商及资管子公司包括国金资管、国证资管、中航证券等。
前三季度回报靠前的“固收+”保险资管产品包括“国寿资产-睿进混合2213”“百年资管弘远18号”“阳光资产-盈时10号”等。此类产品前三季度平均回报排名居前的保险资管公司有国寿资产、工银安盛资管、百年保险资管等。排名靠后的保险资管公司则包括民生通惠、合众资产、华安资产等。
3、主动权益
前三季度回报排前三的主动权益类集合理财产品为“中泰海博思创员工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国金吉贝尔高管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1号”和“中信证券资管星河48号”。此类产品前三季度平均回报排名居前的券商及资管子公司有中泰证券资管、方正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等。排名靠后的券商及资管子公司包括万联资管、大同证券、华龙证券等。
前三季度回报靠前的主动权益类集合理财产品包括“阳光资产-行业灵活配置”“阳光资产-创新成长”“工银安盛周期成长1号”等。此类产品前三季度平均回报排名居前的保险资管公司有工银安盛资管、阳光资产、招商信诺资管等。排名靠后的保险资管公司有合众资产、民生通惠、太平资产等。
一、产品表现:9月近一半纯债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亏损
受债市震荡影响,纯债型产品今年前三季度依然表现不佳,纯债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和纯债型保险资管产品前三季度平均回报分别只有1.76%、1.38%,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表现略优。
“固收+”产品前三季度表现依然以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更优,但第三季度保险资管产品表现则优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
9月纯债型产品平均回报为负,亏损的纯债型产品占比进一步上升。其中亏损的纯债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占比为47.7%,环比8月提高20.57个百分点,亏损的保险资管产品占比为34.58%,环比8月提高8.17个百分点。相对而言,纯债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内部分化更为明显,不同保险资管产品表现则更为均衡。

主动权益类产品受益于股市表现不错收益可观,主动权益类保险资管产品、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前三季度平均回报分别达22.91%、21.39%。保险资管产品无论是前三季度还是第三季度均略胜一筹。
1、纯债型产品表现:3只纯债型集合理财产品前三季度回报超6%

具体产品而言,前三季度回报居前的纯债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依然以中长期纯债型产品居多。已有3只产品前三季度回报超6%。
“海通怡然恒旭1号”前三季度回报以11.47%依然排第一,“太平洋玉溪抚仙1号”排名上升较快,以6.65%排第二,前8个月回报还排在第七。“江海嘉盈1号”以6.08%排在第三,排名下降1个名次。
申港证券有两只产品排名也下滑,部分机构的产品甚至掉出前十排名,比如“方正安鑫1号”、“长江资管尊享11号”。

纯债型保险资管产品前三季度实现高收益的产品不多,“光大永明永聚固收7号”以5.71%排第一,不过该产品9月回报为负,为-0.6%。“光大永明永聚固收113号”、“光大永明永聚固收58号”因9月负收益此次排名已掉出前十。
“生命资产睿智26号”“国华兴益资管丰收如益1号产品”分别以3.65%、3.62%排第二、第三,相比前8月回报排名有所上升。
2、“固收+”产品:转债特色产品表现依然亮眼

“固收+”集合理财产品通过“+”的部分投资分享权益类资产等其他类型资产上涨的收益,收益表现颇为亮眼。已有6只产品前三季度收益率超过20%。
排名则变动不大。前三依然为“第一创业可转债灵活配置1号”、“银河稳盈20号”、“银河融汇26号(RH2606)”。前三季度收益前十产品中依然有不少可转债特色产品。

“固收+”保险资管产品的前三季度收益排名前十产品中也有一些可转债特色产品,比如“ 太平洋卓越转债宝”“生命资产-转债添益2号”。
相比前8月回报排名,部分产品排名跌出前十,比如“泰康资产-益泰新享12号”“华安财保资管安源31号”。
3、主动权益类:部分保险资管产品前三季度回报超80%

主动权益类集合理财产品收益竞争较为激烈,“中信证券资管星河48号”“世纪添翼1号”排名相比前8月回报排名上升。方正证券有2只产品则跌出前十排名。
有3只员工或高管参与的战略配售集合理财产品前三季度收益排名依然稳居前十。不过“国金吉贝尔高管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1号”9月回报为负,收益率为-4.08%。

前三季度主动权益类保险资管产品收益表现亮眼,有9只产品的收益率已超50%。
收益靠前的主动权益类保险资管产品排名波动不大,“阳光资产-行业灵活配置”“阳光资产-创新成长”“工银安盛周期成长1号”依然排前三。“新华资产-智能优选”排名掉出前十。
二、资管机构整体收益表现
1、纯债型产品:中泰证券资管前三季度和9月平均回报排名靠后

前三季度纯债型集合理财产品平均回报靠前的券商及资管子公司排名变动不大,相比前8月平均回报排名,东证资管新进入前十。方正证券排名掉出前十。海通资管依然排第一,江海证券排第二,申港证券排第三。江海证券和海通资管此类产品9月平均回报排名也靠前。
表现相对较弱的机构上,中泰证券资管、诚通证券、广发资管的前三季度纯债型集合理财产品平均回报排名则依然靠后。9月此类产品平均回报靠后的机构则包括方正证券、长江资管、中泰证券资管等。

保险资管公司纯债型产品表现排名变动略大一些,相比前8月平均回报排名,人保资产排名上升三位排第二,生命资产排名下降两位,光大永明资产排名下滑了六位。
百年保险资管纯债型产品前三季度平均回报排第一,大部分产品前三季度回报超过3%,仅一只产品回报为负。人保资产的纯债型产品前三季度表现参差不齐。安联资管则以短期纯债型产品居多。
此类产品前三季度平均回报排名靠后的保险资管公司有中意资产、工银安盛资管、国华兴益资管等。中意资产此类产品9月平均回报同样靠后,9月平均回报靠后的还有光大永明资产、太保资产等。9月表现不佳可能是光大永明资产前三季度排名下滑的重要原因。
2、“固收+”产品:华安资产前三季度和9月平均回报排名靠后

“固收+”保险资管产品前三季度平均回报最高的是第一创业,主要由于“第一创业可转债灵活配置1号”前三季度收益率较高(47.47%)拉高了公司平均回报。
华金证券平均回报排第二,多只产品前三季度回报已超过11%。不过也有4只产品低于1%。华金证券此类产品的9月平均回报排名也靠前。
银河金汇主要靠3只收益进前十的产品“撑门面”,其他“固收+”产品收益表现不突出,大多在10%以下。
前三季度平均回报排名靠后的券商及资管子公司包括国金资管、国证资管、中航证券等。国海证券、长江资管、中信建投证券此类产品9月收益表现相对较弱。

前三季度“固收+”产品平均回报排第一的国寿资产,主要靠前三季度收益率(22.99%)夺第一的“国寿资产-睿进混合2213”拉高平均收益率,其他“固收+”产品前三季度回报在10%以下。工银安盛资管“固收+”产品不多,不同产品收益分化明显。国寿资产和工银安盛资管9月平均回报排名同样靠前。
百年保险资管有两只“固收+”产品进前三季度收益前十,69.23%的产品收益率超过5%。
前三季度“固收+”产品平均回报排名靠后的保险资管公司则包括民生通惠、合众资产、华安资产等。
部分保险资管公司“固收+”产品在9月平均回报为负。9月平均回报排名靠后的保险资管公司有华安资产、英大资产、国华兴益资管等。
3、主动权益类产品:万联资管、大同证券等前三季度和9月平均回报排名靠后

中泰证券资管主动权益类产品前三季度平均回报最高,但主要靠1只战略配售产品以1398.01%的高收益率拉高整体收益率,剔除该产品后,剩余产品前三季度平均回报仅19.37%。方正证券有4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前三季度回报超过30%。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的主动权益类产品不多,3只产品前三季度回报均在20%以上。但9月平均回报为负,表现趋弱。
定制型产品通常不能较好反映管理人主动管理能力,若剔除为拟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定制、员工(含高管)参与的主动权益类产品后,主动权益类产品平均回报靠前的公司为方正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华创证券等。
此类产品前三季度平均回报靠后的券商及资管子公司包括万联资管、大同证券、华龙证券等。大同证券和万联资管的9月平均回报排名也靠后,同样排名靠后的还有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等。

工银安盛资管主动权益类产品前三季度平均回报排第一,6只产品回报均超20%,有两只产品表现较为突出,前三季度回报已超过60%。阳光资产不同产品表现差异较大,有两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前三季度回报超80%,但也有两只产品回报低于10%。阳光资产和工银安盛资管9月平均回报排名也靠前。
招商信诺资管虽然没有收益特别高的产品,但也有71.43%的产品前三季度回报超20%。前8月平均回报靠后的国寿资产在9月打了一个翻身仗,前三季度平均回报排名因此进入前十。
此类产品前三季度平均回报排名靠后的保险资管公司有合众资产、民生通惠、太平资产等。合众资产9月平均回报排名同样靠后,9月平均回报靠后的保险资管公司还有生命资产、华安资产等。
三、资管机构动向
1、产品发行:9月FOF产品发行量大增
Wind数据显示,以推广起始日计,9月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发行146只,环比增加22.69%。其中债券型产品发行76只,占比52.05%,占比继续略下降。混合型产品发行21只,占比14.38%,环比下降5.79个百分点。
FOF产品发行39只,环比大增105.26%,占比为26.71%,环比提高10.47个百分点。
2、机构观点与策略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公众号9月20日发布研报称,全球变局新局,可把握四条主线:一是国际货币,黄金归来,央行伊始,浪成微澜。二是资产价格,A港领涨,有“新四牛”,资金流入牛、科技创新牛、制度改革牛、消费升级牛。三是现代产业,美好生活,新质生产,全面应用。四是贸易市场,制度开放,区域一体,全球合作。
华西策略团队9月14日发布的研报文章认为,需重视2025年盈利预期高增方向,其中科技领域有望维持高景气。2025年上半年,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0.46%,较上季度小幅回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3%,较上季度回落3.09个百分点,指向A股盈利处于筑底阶段,需在结构上精选高景气赛道。
从二级行业角度,华西策略团队定义2024年业绩增速和2025年预期业绩增速排名均居前的行业为延续高景气领域,主要集中在:一是TMT领域亮点较多,如光学光电子、元件、半导体、消费电子、电子化学品、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广告营销等;二是制造业中的航海设备、工程机械;三是医药行业中的创新药领域;此外贵金属、证券行业业绩增速排名也居前列。
四、市场动态
1、投研老将徐志敏“硬核”挥别中泰资管
9月3日,中泰证券资管(又称中泰资管)首席投资官徐志敏通过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告别信,宣布即将结束其十年有余的中泰生涯。
据公司公告,他将于2025年9月4日起正式卸任所有在管产品,相关产品将由团队投资经理张亨嘉接管。这是2025年以来,继东方红资管张锋、财通资管姜永明之后,又一位券商资管重磅投研领军人物离开。
2、公募牌照申请退潮,光证资管终止公募牌照申请
10月10日,证监会公示显示,光证资管已从“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名单中移除,宣告这场历时两年零四个月的公募牌照申请历程画上句号。这一事件并非孤例,两个月前,广发资管已率先退出。 随着光证资管退出,审批队列仅剩国证资管和国金资管。
自2022年“一参一控一牌”新规落地,券商资管跑步入场申请公募牌照的热潮,正迎来肉眼可见的“分化时刻”。当招商资管、兴证资管已顺利拿牌,开启公募化新征程之际,光证资管的离场,使其旗下超300亿元参公产品的转型路径面临重构。
3、保险资管行业年内罚单超1200万元
保险资管行业正在进入“严监管常态化”阶段。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罚单信息显示,交银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银保险资产”)、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太保资产”)因投资不合规等问题分别被处以115万元、100万元罚款。同时,这两家公司多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除交银保险资产、太保资产之外,今年以来,华夏久盈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夏久盈资产”)25名相关责任人、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资产”)也先后被罚。
这是继2023年年底6家保险资管机构集中被处罚之后,监管方面再次集中处罚保险资管机构。
说明:
1、固收+基金指的是以固定收益类投资为主同时投资了少量股票的基金。本期月报固收+基金统计的是混合债券型(包括混合债券型一级和混合债券型二级)和偏债混合型基金,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可能超过20%。
2、主动权益类基金统计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这四类基金。纯债型基金统计的是短期纯债型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
3、数据提取日为10月11日,部分产品净值披露滞后,10月11日后更新的净值数据可能未体现在本期月报。本期月报对资管产品的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推荐。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