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5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三周。
这一天,国会参议院第9次试图通过临时拨款案未果,引发是否走向“最长停摆”的担忧。
这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虽然避免了拖欠军人工资的尴尬,但“关门”带来的痛感正源源不断地从政府系统蔓延至民众日常生活。
这一天,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法官禁止特朗普政府在“停摆”期间裁员,但司法攻势看似无力约束“帝王式总统”的强硬做派。
此次“停摆”久拖不决的症结在哪?暴露美国政治哪些深层问题?这场以党争为主题的“胆小鬼游戏”又将如何收场?
“舒默停摆”VS“特朗普停摆”
美国联邦政府此次“停摆”始于10月1日,截至15日僵局已拖至第三周,两党仍在相互“甩锅”。
打开白宫官网,你能看到首页最上方挂着一行字——“民主党害政府关门时长”。共和党通过精确到秒的计时,把政治纷争赤裸裸地展现在全球面前。
共和党高层还把此次“停摆”戏称为“舒默停摆”,矛头直指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民主党人舒默。
民主党也是见招拆招。他们反击此次政府关门应称作“特朗普停摆”。在15日第9次否决临时拨款案后,民主党表态:“不会被特朗普的威胁吓倒”。
有民主党人表示,目前两党彼此高度猜疑。接受共和党“先重开政府,再谈医疗补贴”的承诺,无异于让民主党成为“史努比”系列漫画中屡屡被戏耍的男主人公查理·布朗,而共和党则是顺走橄榄球的露茜。
僵局久拖不决正引发朝野担忧。众院议长约翰逊表示,此次“停摆”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干净”VS“肮脏”
“停摆”持续的症结在哪?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表示,从表层看,医保支出等核心分歧没有化解。
民主党人坚持需在临时预算案中加入关于医保方面预算的附加条款,共和党人则坚持要先结束政府“停摆”再就医保预算进行谈判。
共和党希望通过一项“干净”(即没有附加无关条款)的短期拨款法案,被民主党指着鼻子骂“肮脏”。
统计显示,几次投票中,距离60票“门槛”的票数差始终没有缩小,民主党温和派参议员迄今未软化态度。
从深层看,与两党政治生态恶化有关。
自1976年美国国会正式执行预算程序以来,两党尚且把政府“关门”视作一场可能引发民众指责、应当极力避免的危机,并共同化解这一危机。但这种政治生态到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发生重大转变。
“2018年,特朗普显然将政府‘关门’当做向民主党施压的工具,迫使对手同意修边境墙。”刁大明说,在特朗普眼中,“关门”并非两党的共同危机,而只是对手的危机。
今年的情况更严重——不仅是特朗普一方将其视作党争工具,民主党方面也借此向共和党施压。
“民主党在去年大选失利、共和党一统两院近一年之后,总算找到一种可以平衡、反击特朗普的方式,找到重塑政治影响力、团结党内的机会。”刁大明指出,“两党都认为‘关门’是一次机会,一种可利用的工具,一场对方的危机,结果自然是僵持不下。”
“猛砍”VS“团结”
刁大明认为,两党围绕政府“停摆”的新一轮争斗与以往大不相同,既反映在政治生态层面,也反映在两党具体行动层面。
共和党这边,特朗普正借“停摆”加大攻势,“除掉民主党的东西”。
他借“停摆”推进联邦政府裁员计划(其中大量针对民主党人)。“停摆”以来已有4108名政府雇员被解雇,约90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
他对民主党主导地区的项目下狠手,终止16州的223个能源项目。
有评论认为,此次“永久裁员”等带有惩罚性质的措施,揭示两党博弈与以往的巨大差异,也将“停摆”推向更具破坏性的阶段。“这发生在现代史上一位总统最激进地试图施加不受约束的权力的背景下。”
民主党这边,则是展现“罕见的团结”。
民主党此前在与共和党对决中多次“退让”,导致支持率大幅下滑,希望通过这次“停摆斗法”挽回支持率,也为明年中期选举谋势。
刁大明总结,特朗普的做法更多不是向“关门”开战,而是向“政府”开战,不是要恢复政府职能,而是借机减少政府职能,这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而民主党过去对于特朗普各种极端做法束手无策,终于有机会促进团结,会尽一切可能实现政党目标,也使两党敌意和对立氛围加剧。
局部停工VS全局危机
“停摆”的两周多时间,其影响正在超出联邦工作人员范围,刺痛更广泛的公众群体。随着多项公共服务陷入停滞,弱势群体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国际游客等群体亦受波及。
交通领域,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短缺引发大规模航班延误。美国交通部长肖恩·达菲透露,“停摆”导致空管人员被迫无薪工作,他们需在保障航班安全的同时操心账单支付,甚至考虑兼职养家。
社会援助体系方面,美国国税局纳税人咨询热线停用,环境保护署、交通部审批停滞,依赖联邦资金的“食品银行”也陷入困境。费城“共享食品计划”已失去850万美元联邦支持,为饥饿人群提供援助变得愈发困难。
信息服务方面,就业报告、消费者价格指数等关键数据延迟发布,美国经济决策出现“数据盲区”,也给正考虑10月降息的美联储带来困扰,加剧市场波动。
此外,对国家安全和政府财产保护至关重要的工作人员仍在无薪工作。15日,特朗普虽然签署命令,指示五角大楼“使用国会拨款中在2026财年仍可支出的任何资金”发放军饷,但月底怎么发工资仍是问号。
有评论认为,美国停摆的痛点正从“局部停工、中断流程”开始向“人员裁撤、公共安全风险、科研中断、信任危机”等方面转化。美国财长贝森特15日警告,停摆导致美国经济每日损失高达150亿美元。
刁大明指出,此次“停摆”的损失可能高于2013年。无薪休假的人数更多,出现了空中管制缺陷、数据推迟发布等综合问题。“政府职能缺位后,美国暴露在一个容易发生危机的脆弱状态。”
规则共识VS“核选项”
这场闹剧何时是个尽头,外界并无答案。但特朗普还嫌不够乱,将在17日公布被砍的“民主党项目”清单……
舆观最新民调显示,美国受访者起初更多将政府“关门”归咎于共和党,但本周越来越多人开始归咎于民主党,二者差距开始缩小。
美国《纽约时报》与锡耶纳学院最新民调显示,近2/3受访者认为国家分裂严重,已无法解决自身问题。
刁大明认为,未来解套的方式可能是,民怨积累到一定程度,民主党感到更大压力后选择妥协方案,但现在似乎不到这个时候。
“此次危机还暴露美国政治一个深层问题。”刁大明指出,“美国政治看似基于宪法和法律,但实际运作往往基于宪法、法律基础上的规则和规范。然而,随着‘特朗普1.0’以来党争激化,大家发现这些规则已经没有了。关门、弹劾等过去美国政坛谈之色变的‘核选项’,如今变得习以为常。”
“如果基本的标准缺失,两党都只基于各自理解的、最底线的宪法框架行事,那么无疑党争极化将加剧,双方更加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