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10月16日电(记者王子谦)“封关之后,海南自贸港与国际往来将更加顺畅自由。”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王奉利近日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开放发展新阶段的开始,海南将不断扩大开放度,持续完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努力打造引领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启动全岛封关运作。目前,海南自贸港封关任务整体推进顺利,各项准备基本就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和海南省新闻办公室10月15日在海口联合举办中外记者见面会,介绍相关情况。
根据封关监管政策制度设计,海南自贸港封关后,“零关税”货物、享受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的保税货物、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等三类货物在对外开放口岸实施“一线”径予放行的通关便利化措施;同时,海关在“二线”口岸对出岛进入内地的以上三类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实施封关监管。
王奉利表示,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制度体系逐步构建,封关后货物“零关税”政策更优惠,贸易管理措施更宽松,通行措施更便利,监管模式更高效精准。
对企业而言,封关后获利最直接、受益最明显的就是以“‘零关税’畅通贸易、‘低税率’撬动增长”为特点的海南自贸港税制体系。具体而言,“零关税”商品税目由1900个扩大至约6600个,占商品税目的比例由21%提升到74%,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企业和个人“双15%”税收优惠政策、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等“低税率”政策也将延续。
“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是系统性的,企业可以叠加享受。”海南省财政厅厅长蔡强在上述见面会说,这些政策相互衔接、协同发力,可有效降低企业成本,精准赋能海南特色重点产业,加速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低税率”政策可见,企业所得税15%优惠政策覆盖了生物医药、海上风电、专用汽车制造、绿色建材生产等超过1100个产业条目;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税政策涵盖了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3大产业。个人所得税15%优惠,未作行业限制,所有行业的高端紧缺人才均可享受。
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斌表示,封关后,海南在跨境数据流动领域具有显著的先行先试优势,可以加大在全国率先开展的“游戏出海”试点力度,同时扩大“来数加工”规模,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发展机遇。
海口海关副关长田涛认为,海南自贸港封关促开放,吸引更多跨境贸易要素聚集海南,进一步扩大海南对外贸易规模;强产业,让企业可以利用海南“零关税+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在海南开展高端加工制造,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打通国际国内市场;扩空间,开拓多元新兴市场。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2020年发布以来,开放政策持续释放活力,海南外贸连续5年增长,进出口值从2020年的936.3亿元(人民币,下同)增至2024年的2778.9亿元,年均增长31.3%。176个国家和地区已在琼投资。
“当前全球引资竞争激烈,海南将以政策制度、产业方向和营商环境吸引并留住外商投资。”在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余翔看来,封关将进一步推动海南同东盟国家在经贸领域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并为东盟国家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