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供应链是激活产业链的关键抓手,也是维护实体经济稳定健康的重要举措。”日前,建行东莞市分行向记者介绍,该行“圈链群”协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串联上下游客群,“贷”动东莞本土产业链集聚,服务当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e销通”为切入口
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互惠互赢
坐落在东莞松山湖高新产业基地的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端集成电路及智能终端核心组件研发,多年稳居全球智能硬件ODM市场占有率前列。
随着消费市场活力释放,带动消费电子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该企业下游客户的订单也水涨船高。然而,在采购电子设备时,下游客户普遍面临“有订单、缺资金”的难题,不仅制约了自身的规模扩张,也直接影响该公司的销售回款率。
为精准打通供应链资金“堵点”,建行东莞松山湖支行张富清党员突击队主动调研全链条企业,针对该企业终端厂商“高频、分散”特点,以“e销通”银承业务为切入口,将该企业的优质信用延伸至下游,实现信用跨级传导。同时,构建订单流、物流、现金流“三流合一”智能平台,将企业融资节点从传统货物交付前置至采购环节,下游客户凭订单获取全流程、低成本、纯线上的专项贷款,减轻赊销垫资压力。
建行东莞市分行表示,松山湖支行面临重大挑战,既要深度对接该企业多家下游客户,厘清差异化需求,又需高效联动上级行,确保业务办理顺畅、操作合规。该支行迎难破局,联合上级部门多次展开业务研讨,梳理优化方案,开辟绿色通道,高效完成业务审批及投放。最终,成功落地分行首笔“e销通”银承业务,金额2亿元,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互惠互赢。
创新设计“脱核链贷”
“以点带面”实现“链式拓展”
作为运营主体,龙头企业VK控股有限公司构建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生态,手机出货量居全球前列。但面对该公司月结60天电汇结算政策(账单周期长导致上游供应商资金容易短缺),上游多家供应商为其提供芯片、屏幕等原材料时,均希望有适配的融资支持助力其扩大生产。
建行东莞市分行敏锐洞察到这一需求,迅速组织银企座谈,探寻合作机会。项目初期,建行东莞市分行碰上三块“硬骨头”,该公司提出了供应链业务不得占用存量授信,这与传统授信模式存在差异;内部流程涉及公司财务、销售等多部门协同;上游供应商对融资成本、操作便捷性和服务效率要求普遍较高。为此,建行东莞市分行成立攻坚小组,从企业战略布局到具体业务逐一拆解,创新设计“脱核链贷”产品,实现“不占用核心授信、不增加担保负担”,明确“金融服务+生态共建”的理念,有效激发企业合作意愿。
获初步认可后,建行东莞市分行加快项目申报,联合省分行及建信融通公司,就产品定价、流转效率、融资贴现等核心板块开展多轮深度磋商。经过线上线下高频次沟通,最终在方案设计、协议条款等关键环节与企业达成一致,完成项目签署及业务上线筹备,实现合作破冰。
依托龙头企业的供应链影响力,建行东莞市分行积极触达区域内上游供应商,筛选意向合作对象,“以点带面”开展“链式拓展”,分层攻坚,实现“脱核链贷”投放2350万元。
精准推荐“e政通”
破解餐饮企业融资难题
深耕东莞餐饮市场21载,连锁餐饮品牌某饮食服务有限公司秉持“新鲜、健康”的理念,荟萃中西餐风味,创新饮食文化,成为本土中西式快餐的领头军。
“时代发展快,餐饮业推陈出新,我们也要尽早融入新模式。”公司负责人坦言,公司在自营门店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供应链餐饮配送服务新业态,近几年中标多个财政项目。
为抢占市场,企业前期需垫付大量资金,集中投入物流、人力调配,企业资金链越绷越紧。加之下游合作方回款周期不固定,部分应收账款延付,供应链面临“卡顿”风险,亟需供应链融资。
针对企业经营实际,建行东莞市分行向其推荐了供应链“e政通”产品。该行依托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政府采购平台,为企业提供专项融资,支持企业商品采购加工、生产、储运及劳务支出。为保障资金高效流转,该行采取“逐笔甄选、专款专用”机制,从资质审核、履约能力评估到资金需求测算,逐个环节严格把关,防范资金挪用风险。此外,该行精准锁定采购支付账户与政府回款账户,有效推动全流程资金闭环管理,为供应链业务拓展新空间。建行东莞市分行已为该公司办理了3笔“e政通”共1466万元。
建行东莞市分行表示,将持续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把服务做进细节里、嵌入流程中,赋能“千链万户”,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