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6 23:11:41 股吧网页版
迎新送旧!公募高管年内变动超300人次,多家大型机构“掌门人”变更
来源:北京商报

  金秋十月,公募高管变更的情况越发频繁,其中不乏“一把手”的更迭。近日,太平基金、新疆前海联合基金、博时基金相继宣布旗下高管变更情况。若拉长时间至年内来看,截至10月16日,年内共有129家基金管理人出现高管变更,变动总人数达318人,其中多家大型机构的董事长在年内出现变更。另外,在近年“投而优则仕”的背景下,部分知名基金经理被提升为公司高管,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绩优基金经理为专注投研工作在年内卸任高管职务。

  年内百余家公募变更高管

  10月16日,太平基金公告称,公司总经理曹琦、副总经理邓先虎因工作调整原因于10月15日离任,且无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的说明。同日起,公司董事长刘冬代任总经理一职。

  就在10月15日,新疆前海联合基金公告称,董事长黄炜因董事会换届离任。同日,博时基金也公告称,董事长江向阳因工作安排辞任。在江向阳离任同日,博时基金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东正式接任董事长,同时自10月15日起代为履行公司总经理职务,期限不超过6个月。

  据悉,张东深耕金融行业超36年,在招商系工作长达31年。2024年5月起,张东任博时基金总经理。博时基金表示,为便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在相关监管程序以及工商变更手续完成前,由原法定代表人江向阳履行公司法定代表人职责。公司将按规定向深圳证监局、中基协备案。

  10月16日,张东首度作为公司董事长亮相博时基金四季度策略会,并在致辞中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全球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展望四季度乃至2026年,仍需要洞察危机中的先机,把握变局中的新局。在张东看来,2025年四季度或将成为关键的预期转折期。全球层面,伴随美国降息周期开启、关税摩擦作用显现、国内复苏稳步推进,全球流动性重估、东西增长格局易位,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中配置价值将持续凸显。

  回顾年内,公募机构高管变更相对频繁。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年内共有129家基金管理人出现高管变更,变动总人数达318人,涉及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管。

  在财经评论员郭施亮看来,公募机构频繁出现高管变更现象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出于个人职业规划而离任。二是公募行业竞争激烈,不仅比拼薪酬待遇,股权激励、晋升前景等因素也会影响高管的去留。三是部分高管出于考核压力大而离任。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认为,年内公募高管变动频繁的主要原因是行业竞争加剧,以及股东对高管的考核趋严。在降费的大背景下,部分中小型机构生存较为困难,因此也会导致高管出现频繁变动。

  多家大型公募“掌门人”变更

  基金管理人“掌门人”变更在年内也相对多见,除博时基金外,拉长时间来看,年内还有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招商基金、华安基金等多家管理规模靠前的大型公募发生董事长变动。

  就在9月末,华夏基金发布公告表示,张佑君因工作需要自9月30日起离任公司董事长,邹迎光同日起新任公司董事长。公开履历显示,邹迎光于2017年加入中信证券,于2024年12月获委任为中信证券执行董事。邹迎光亦任中信证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执行委员,兼任华夏基金党委书记。

  9月24日,招商基金也公告称,董事长王小青因工作安排离任,公司总经理钟文岳暂代董事长。今年8月,华安基金董事长朱学华因退休原因离任,由招商基金原总经理徐勇担任新任董事长;信达澳亚基金董事长祝瑞敏因工作安排离任;华宝基金董事长黄孔威因任职年龄原因离任,由公司党委书记夏雪松接任董事长。

  高管频繁变动会对公司管理、业务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杨德龙认为,董事长级别的高管变动,可能会影响到部分公司的日常经营,但若新任高管实力较强、能力较好,也有可能产生正面效果。

  郭施亮也提到,头部公募的董事长发生变更,关键要看新任高管的业务衔接、资源衔接情况,若衔接到位,则对公司影响偏正面,有利于平稳过渡。

  多名投研型高管卸任

  行业迎来送往的情况并不仅限于董事长级别,近年来,也有一批基金经理因业绩优秀而升任高管。回顾2020—2022年间,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招商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相继提拔旗下绩优基金经理升任副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级高管。

  绩优而仕的情况也延续至年内,例如,7月,同泰基金擢升旗下基金经理刘坚为副总经理;5月,招商基金新任命旗下基金经理王景、朱红裕为公司首席(副总经理级);3月,中泰证券资管权益公募投资部总经理、知名基金经理姜诚也升任公司副总经理。

  “投而优则仕”是公募行业对于优秀人才的激励方式,不过,在部分基金经理升任的同时,也有一批已升任高管的基金经理在年内相继减负卸任。例如,易方达基金旗下就有知名基金经理张清华、张坤、陈皓、萧楠相继在年内卸任副总经理级高管职务,继续专注投资工作。近一年,还有诺安基金杨谷,信达澳亚基金冯明远,万家基金黄海、乔亮等卸任高管职务,继续担任基金经理。

  郭施亮认为,部分基金经理因业绩优秀而升职是公募激励的一种方式,但多名担任高管的基金经理在年内相继减负卸任,可能与公司考核压力大、行业竞争压力大有关。另外,也可能与基金经理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有关。

  杨德龙也提到,部分绩优基金经理辞去高管职务或是为了专心做好投资,通过减少行政管理方面的职能,更好地做好投资研究工作以回馈投资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