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京召开钢铁工业提质升级座谈会,与会代表围绕《钢铁工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讨论稿)》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研讨,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会议指出,钢铁工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在产品开发、能效提升、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钢铁行业正处于发展关键期,面临着强供给与弱需求的主要矛盾,叠加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等多重挑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制定并实施好“十五五”发展规划对今后一个时期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夏农表示,此次座谈会组织的行业力量众多,研究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增加了电炉钢发展、钢结构建筑推广、金融期货、文化建设等子课题研究,明确了2030年全面建成全球影响力大、产业独立性强、发展贡献度高的现代化钢铁强国目标任务,主要有以下亮点。一是基于当前供需新变化及呈现态势,研究提出建立供需动态平衡机制。二是基于提质升级发展目标,研究提出推动结构优化升级的各项任务。三是加强创新驱动,研究设立专项研发基金,重点支持氢能炼钢、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高端特种钢等的关键技术研发,加快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四是加强资源保障,加快实施“铁资源开发计划”,加快国内铁矿项目审批和开发建设,加大境外铁矿项目开发力度。五是大力拓展钢铁应用场景,如钢结构建筑等发展潜力很大的领域。六是基于新时期钢铁文化建设要求,经多次调研、反复讨论,研究提出“自强开放,创新赶超”的钢铁文化内涵。
夏农强调,“十五五”期间国内钢铁需求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企业要注意产量调控是向碳排放调控的过渡期和关键期,要围绕低碳市场相关政策研究应对措施。同时,钢铁行业还有拓展市场的空间和机会,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绿色钢结构建筑具有无可比拟优势,要加大推广力度。会后,钢协规划发展部要积极研究落实与会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