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10月16日从中核集团获悉,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玲龙一号一回路冷态功能试验圆满成功。此次冷试成功为该工程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商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彰显了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的先发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既定计划,玲龙一号示范工程将于2026年建成投产。
作为一种安全、经济的核电新堆型,模块化小型反应堆具有高度的安全性、良好的经济性、功率规模的灵活性和特殊厂址的适应性。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定义,小型堆是指电功率30万千瓦以下的反应堆。相较于更为外界所熟悉的华龙一号,玲龙一号相当于前者的“小兄弟”,发电功率12.5万千瓦,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0亿千瓦时。
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基商用模块化小堆,其建设经验将为国际社会提供小堆工程范本。中核集团于2010年正式启动玲龙一号专项科研工作,2016年4月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通用安全审查。2021年7月13日,玲龙一号示范工程在海南核电基地开工建设。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今年4月到访玲龙一号工程现场时表示,中国通过大规模建设核电站及推广小型模块堆技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能源解决方案;中国的核电发展为世界提供了典范,玲龙一号示范工程为全球小堆发展树立了标杆。
冷态功能试验是核电厂大型综合专项调试试验,主要目的是验证一回路系统和设备及其辅助管道在高压下的各项性能,并在各个压力平台下进行主系统和辅助系统的相关试验,是对整个反应堆性能的第一次全面“体检”。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冷试成功,意味着机组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检验了相关设备管线的安装质量,确保后续安全稳定运行。
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介绍,与华龙一号的分散布置相比,玲龙一号最突出的特征是一体化设计、模块化建造等,建成后不仅可以用来核能发电,还可用于区域供热、海水淡化、工业供热等。
据澎湃新闻了解,玲龙一号示范工程是商业性示范工程,用以验证设计、制造、建造和运行技术,积累小型核电站的宝贵经验,在未来能源市场上作为其它能源以及大型核电站的有力补充,逐步开辟小型反应堆的商用市场。小型堆在新一轮核能技术变革和国际产业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全球范围内正在开发的小型堆技术有超过80种,美、俄、英、日、韩等核电大国均将小型堆技术列入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