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0月16日电 (谷青竹) 10月15日,“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发布,长三角地区高校学科建设成果显著。上海顶尖学科数量、江苏上榜学科总数均位居全国第二,浙江亦显示强劲发展势头,安徽则凭借核心高校的优势学科表现稳健,四地共同勾勒出长三角学科建设的多元图景。
根据整体统计,从各省级行政区的上榜学科数量分布看,北京占据绝对优势,各层次的上榜学科数量都高居全国第一。上海前3%的顶尖学科数和前7%、前12%的一流学科数均位列全国第二,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江苏的前50%学科数紧随北京,上榜数位列全国第二,学科整体实力强大。此外,湖北、浙江、陕西等省的中国顶尖学科数量处于国内前列,广东、湖北、山东、浙江、陕西等省的上榜学科总数较多。
从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具体表现来看:
上海共有24所高校的363个学科上榜,其中包括51个顶尖学科和13个冠军学科。上海交通大学上榜学科数达55个,其次是复旦大学(43个)和同济大学(41个);上榜学科数超过20个的学校还有上海大学(38个)、华东师范大学(37个)、华东理工大学(21个)、上海师范大学(21个)。
在中国顶尖学科分布上,复旦大学拥有15个,其中哲学、政治学、基础医学3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上海交通大学拥有15个,其中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2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均拥有4个顶尖学科,华东师范大学的统计学和软件工程、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和城乡规划学均位居全国第一。此外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各拥有2个顶尖学科;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各拥有1个顶尖学科;其中,华东理工大学的生物工程、上海戏剧学院的戏剧与影视、东华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上海体育大学的体育学均为全国冠军学科。
江苏共有31所高校的530个学科上榜,上榜学科总数位居全国第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作为全省高校的“领头羊”,分别有45个、43个学科上榜,苏州大学凭借41个上榜学科紧随其后。此外,上榜学科数量超过20个的还有南京师范大学(33个)、南京理工大学(28个)、河海大学(27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5个)、江南大学(24个)、中国矿业大学(23个)、江苏大学(20个)。
另一方面,江苏共有10所高校斩获12个顶尖学科。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各有2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一,分别是江南大学的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以及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拥有1个全国第一学科的高校及其学科分别是:南京大学的天文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河海大学的水利工程、南京林业大学的林业工程、中国矿业大学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国药科大学的药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
浙江省共有28所高校的285个学科上榜。其中,浙江大学有63个学科上榜,位列全国第二。此外,上榜学科数超过20个的浙江省高校,还有浙江工业大学(28个)、杭州师范大学(24个)、宁波大学(24个)。浙江大学13个顶尖学科中,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位列全国第二。
安徽高校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31个上榜学科数量领跑省内,上榜学科数超过20个的还有合肥工业大学(29个)和安徽大学(25个)。在顶尖学科竞争力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有8个顶尖学科,合肥工业大学拥有1个顶尖学科。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个顶尖学科中,物理学、地球物理学2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天文学、科学技术史、安全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