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刚跌到五个月新低,转头就反弹,这事儿有点意思。特朗普一句话——说莫迪亲口保证印度要停买俄罗斯石油——市场立马来了精神。WTI跟着往上窜了近一个点,站上58.8美元,布伦特虽然前一交易日还微跌,但情绪明显翻了过来。你说这是不是“”带飞行情?可背后还真不简单。
我一听这消息第一反应就是:真能这么干脆?印度这几年靠打折俄油赚得盆满钵满,炼油出口利润高得吓人,现在说断就断?特朗普在白宫公开讲,“莫迪今天向我保证,他们不会再买俄罗斯石油”,还补了一句“这是大动作,接下来我要让中国也这么做”。听着挺硬气,可他又马上加了个括号:“不能立刻停,得有个过程,但很快就会结束。”你品品这话,像是外交承诺还是政治话术?
关键在于,印度官方到现在没回应。驻美使馆对路透的问询压根没搭理。而就在同一天,印度贸易秘书还跳出来提了一嘴,说我们还有空间多买150亿美元的美国原油。这话摆明了是往特朗普想要的方向递台阶——你要面子,我给点实际好处,但能不能彻底断供俄油?没说。
这里头的博弈太清楚了。G7搞的价格上限机制,本意是既让俄油继续流动、避免全球供应崩,又卡住莫斯科的收入。结果印度和中国成了最大买家,低价进货,炼完卖高价,尤其是印度,摇身一变成了欧洲市场的柴油供应商。美国早就不爽了,觉得新德里借着规则吃红利,还拿这笔钱壮大自己能源地位。于是特朗普先下手为强,加征50%关税,H-1B签证也设卡,逼印度就范。
但现在看,这更像是谈判进入深水区的信号。一边施压,一边留缝。莫迪未必真答应“全面断供”,但可能做了某种模糊承诺,比如逐步削减、控制规模,换美国在贸易谈判上松口。否则没法解释为什么特朗普突然改口风,还夸莫迪是“伟大的人”,关系“非常好”。
更值得琢磨的是,他把中国直接拎出来说事。“下一步让中国也跟进”——这话与其说是施压,不如说是给国内看的。毕竟中美正处在所谓的“贸易战”状态,关键矿产争端还没解,这时候拿印度开刀,再顺势喊一嗓子中国,政治表演的意味太浓。
别忘了,美国自己的库存也不好看。行业数据显示原油库存猛增740万桶,要是EIA数据坐实,那就是七月以来最大增幅。供应宽松的大趋势没变,交易商早就警告过剩来了。所以这一波反弹,说白了是情绪驱动,根基并不牢。
归根结底,印度会不会真切断俄油进口,还得看利益算盘。能源安全、财政收入、地缘平衡,哪头都轻视不得。特朗普想用一句话改变全球能源流向?有内味儿了,但主打一个“听其言,观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