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半导体板块出现一定程度回调,但国内外产业端利好不断。
海外方面看,据财联社,10月14日,Salesforce与OpenAI宣布深化战略合作,通过Salesforce的Agentforce 360平台与OpenAI前沿模型。中信建投认为,虽然近期相关板块呈现震荡走势,但从产业趋势来看,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均在加码算力相关投资。
国内方面看,海光信息、长川科技等公司超预期业绩表现,以及新凯来重磅新品发布。
资金面上,资金正流入相关赛道。以半导体设备ETF(561980)为例,Wind数据显示,该ETF自9月17日以来已经连续15日“吸金”,区间累计净流入超16亿元。

(数据来自:Wind)
科创板首份三季报出炉,海光信息Q3业绩再创新高
财报显示,半导体设备ETF(561980)第五大权重股——海光信息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90亿元,同比增长54.65%,单三季度收入40.26亿元,同比大增69.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其中,Q3单季度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再创新高。
关于三季度的业绩增长原因,海光信息表示,该公司通过与整机厂商、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深化合作,加速客户端导入,推动高端处理器产品的市场版图扩展,实现了公司营业收入的显著增长。

(数据来自:海光信息三季度财务报告)
无独有偶,此前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成分股长川科技、有研新材均发布亮眼三季报预告,数据显示,长川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1.39%—145.38%。关于业绩变动原因,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半导体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客户需求旺盛,产品订单充裕,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带动利润显著提升。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2025年公司CIS测试机、存储测试机陆续进入放量周期,预计2025年全年长川科技的归母净利润将超市场预期。有研新材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样大增101%—127%。

(数据来自:Wind)
中信证券表示,当前,海外先进制造、先进封装代工产能难以获取,国产算力产业链仍在奋力追赶,关键环节处于“强需求、弱供给”的状态。在传统半导体国产化已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先进制程、先进存储、先进封装、核心设备材料、EDA软件的国产化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关注人工智能需求增量及国产化进展。
新凯来重磅新品来袭,国产半导体设备“组团突围”
科技产业突破仍在持续,在近期举行的湾芯展上,新凯来“新惊喜”揭开面纱。
据证券时报,新凯来在现场一口气展出了16款设备产品,包括薄膜沉积设备、刻蚀设备等,但本次公司参展并无新品亮相。而新凯来子公司万里眼发布了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子公司启云方发布了两家国产EDA设计软件。
除了新凯来外,还有多家公司在湾芯展上,展示了各自的新产品和技术。北方华创、上海华力微电子、上海微电子、拓荆科技等国内龙头企业也展示了各自的新产品。
该报道称,中国半导体设备目前正以“集团式突围”的方式打开市场份额,许多公司以多产品线布局形成了“集团军式作战体系”,让设备的国产创新不只是单一发生在某个设备上,用“多点爆破”的方式打破海外设备的“系统性垄断”,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
银河证券研报表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32.5亿美元,同比增长19.4%。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对半导体产业不断的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我国半导体产业迅速发展,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也在下游需求不断增长的拉动下,走上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之路。在下游需求和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下,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成为大势所趋,也呈现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