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6 09:27:19 股吧网页版
勇立创新潮头·上海产业菁英|江泰志:“驯锰”攻坚,叩开新能源电池新赛道
来源:上观新闻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技术的竞争早已硝烟弥漫——从能量密度的极限超越,到循环寿命的周次较量、快充速度的分钟级突破,每一项核心指标的精进,都可能重塑新能源产业竞争格局。

  在磷酸铁锂和三元两大材料体系中,中国新能源电池企业国轩高科探索出“磷酸铁锂+锰元素”的组合,磷酸锰铁锂电池“启晨”一经上市,就以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引起市场高度关注。国轩高科全资控股的上海轩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高级研发经理、磷酸锰铁锂电池体系开发负责人江泰志是一名“85后”,从美国大学的实验室,到硅谷独角兽的智造车间,再到如今推动国产电池新技术走向量产,这位深耕新能源电池领域十余年的技术带头人,始终以“驯服”不稳定的电池材料为使命,在个人奋斗与行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中,书写着中国新能源电池的技术突围故事。

  江泰志相信,中国电池产业的优势不仅在于供应链,更在于敢啃硬骨头、劲往一处使的团队精神。“我们可能永远在解决新问题,但这就是研发的常态。只要方向对,再难的路也能走通。”

  从硅谷到中国,把前沿经验融入本土创新

  江泰志的科研之路,始终与“锂”紧密相连。2014年,他从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纳米材料和电池方向的研究。“2019年,学校的古迪纳夫教授凭借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突出贡献,以97岁高龄摘得诺贝尔化学奖,他的经历深深鼓舞了我。”江泰志说。

  博士毕业后,江泰志加入一家硅谷独角兽公司任研发工程师,这家由英特尔核心团队创立的公司正在研发基于全固态锂离子技术的智能变色玻璃。亲身参与新材料研发、人工智能数字化产线转型等工作,以及团队对材料研发的前瞻性布局和精益求精的作风,令江泰志受益匪浅。“有位高层讲过一个案例,产线上有位经验老到的工程师,仅凭耳朵听焊接声就能判断产品是否有缺陷,为了把这一经验量化,团队对焊接声音频谱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挖掘出相应的数据点,最终形成一项重要参数,有效提升产品的关键性能。”这段经历让江泰志深刻理解“智能制造”的精髓,也为未来提升国产电池生产制造工艺打下扎实基础。

  时间到了2021年,国内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激发了江泰志的家国情怀,他毅然决定回国,投身这一充满机遇的领域。

  “驯服”锰元素,在行业空白处开辟新赛道

  加入上海轩邑后,江泰志就参与到“启晨”电池的立项研发。“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低但能量密度不足,三元电池能量密度高却成本昂贵,我们瞄准两者间的空白市场。而平衡性能与成本的磷酸锰铁锂电池成为填补这一空白的关键。”他说。

  项目立项后,“不听话”的锰元素成为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磷酸锰铁锂电池并非全新概念,却因锰元素的不稳定性,在充放电循环中溶出、沉积导致电池性能衰减。

  江泰志回忆,为了“驯服”锰元素,他和团队辗转于南京、合肥、滁州等地,一边在实验室记录数据、调整配方,一边在中试产线上紧盯每一步生产工序。经过半年的技术攻坚,他们终于找到锰元素的关键控制点,使得磷酸锰铁锂电池性能介于磷酸铁锂和三元之间,成本则更接近铁锂。

  自2023年上市以来,“启晨”电池已在轻卡、船舶等多个领域实现装车,累计出货量达1.35吉瓦时,团队也从最初的4人小组拓展到如今100多人的国际团队。而江泰志和团队却并未止步——他们研发的二代“启晨”电池产品于今年上半年问世,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不仅尺寸更小,还支持10分钟快充补能,目标直指乘用车市场。

  布局下一代,搭建产学研“快车道”

  从国轩高科总部安徽合肥、国际研发总部上海,到奔赴全国乃至全球客户所在地跟进产品实际使用情况,江泰志坦言:“国内新能源行业太卷了,成本敏感度极高,但我们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市场,更要布局下一代技术。”

  伴随着“启晨”电池驶向全球,江泰志又投入新材料和新体系的研发工作中。“从0到1”,他带领团队开发出多款新型材料A样产品,在性能、成本等方面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其中一款作为固态电池的负极材料,在去年完成全球首发。

  电池材料产业化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支撑,也需要工程化的落地能力。江泰志主持、深度参与多个海内外校企合作项目,包括与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等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快车道”。

  如今,江泰志带领的团队一半是应届生,一半是有经验的工程师。他常对他们说:“在企业里,不能只做‘操作手’,要理解为什么做、怎么做更好。”在他看来,真正的竞争不在当下,而在未来5到10年的技术储备中。“我们要做的,是让中国的电池技术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人物小传

  江泰志,具有十余年新能源锂离子电池方向科研及产业化经验,2022年加入上海轩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023年担任磷酸锰铁锂电池体系开发负责人,入选2024年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