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2025年10月16日星期四丨
NO.1 新凯来子公司发布两款国产EDA设计软件
在10月15日开幕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上,新凯来子公司启云方发布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原理图和PCB)设计软件,其在重要指标方面达到业界一流水平,产品性能较行业标杆提升30%,产品硬件开发周期可缩短40%。
点评:此次发布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化进程的重要突破。EDA工具作为“芯片之母”,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国产软件性能超越行业标杆30%具有标志性意义。这不仅将提振投资者对半导体上游产业链的信心,更意味着国产芯片设计企业可获得更安全、高效的技术支持。
NO.2 商汤科技与寒武纪达成战略合作
10月15日,据商汤科技微信公众号,商汤科技近日与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面向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推进软硬件的联合优化,并共同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双方将发挥各自领域的技术和产业资源优势,围绕国产化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构建、垂直业务开拓与科技出海等方向,开展多层次、长期性的深度合作,共同构建更具前瞻性和包容性的AI发展生态。
点评:此次合作标志着中国AI产业“软硬结合”趋势深化。商汤的算法优势与寒武纪的芯片专长形成互补,有助于提升国产AI全栈能力,应对国际技术竞争。短期内可能提振投资者对本土AI供应链信心,长期看或将加速AI在垂直领域的落地。但需关注技术整合成效及出海过程中的合规挑战。
NO.3 理想汽车CEO李想谈全自动驾驶汽车发展
10月15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社交平台发文谈全自动驾驶汽车发展。他认为,最快3年,保守5年,全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将会实现,这类汽车将成为物理世界最大的人工智能终端。到2030年,可能会出现超越苹果iPhone规模的智能汽车企业。
点评:这一预测显现出对智能汽车产业的战略价值重估。将汽车定位为“物理世界AI终端”,重新定义了交通工具的属性,预示着产业价值将从硬件制造向软件服务拓展。同时也预示着智能汽车产业链将迎来更深度的整合,芯片、传感器等核心环节的企业价值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