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记者林珂
在经过短期波动后,上证指数再次回到3900点整数关口上方。虽然短期市场波动明显加大,但重心仍保持上移态势。随着利空影响逐步释放,市场逐渐回到原有的轨道上,这次能否站稳关键整数关口?有分析人士认为,首先需注意成交量的变化,同时关注外围因素的影响。

上证指数日K线图
三大股指缩量上行
周三上证指数小幅高开后,出现持续震荡走势,盘中在击穿20日均线后开始反弹,午后在资金回流推动下一路走高,并在全日次高点收盘。值得一提的是,收盘后上证指数再度回到3900点整数关口上方。深证成指全日走势同上证指数相仿,早盘完成探底动作后开始回升,整体反弹力度要强于上证指数。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收3912.21点,上涨1.22%;深证成指报收13118.75点,上涨1.73%;创业板指报收3025.87点,大涨2.36%。两市成交量明显萎缩。
盘面上,电子、电力设备、汽车、机械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种业、光刻机、航运、稀土等板块逆势回调。个股方面,大盘企稳反弹激活市场人气,两市超过4300只个股收红,其中66股封死涨停板。
人民币升值引发关注
周三早间,人民币中间价升至7.10元上方,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出现。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995,上调26个基点。随后,离岸人民币直线拉升。对于短期人民币汇率出现快速拉升,有分析认为,一是美联储降息和中止缩表的预期增强;二是国内物价指数出现回升。
人民币升值是否会延续?兴业证券表示,无论是美元汇率还是美元利率,其背后最核心的影响源头就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的背景下,美元流动性明显转向宽松。反映境内美元流动性的关键指标——境内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同比增速,在今年向上突破了人民币汇率升贬周期切换的阈值6%—10%,表明人民币汇率进入升值周期。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负责人表示,展望未来,我国宏观经济基本盘稳固,国际收支有望保持自主均衡,中长期汇率稳定具有坚实的基础。但汇率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我们将继续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短期反攻还看成交量“脸色”
大盘再度回升至3900点上方,能否站稳备受业内关注。对此,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的证券分析师林晓倩表示:“量能明显萎缩值得重点关注。短期来看,大盘虽然出现回升走势,但成交量的明显萎缩或难以推动指数持续反攻。如果后市成交量持续下滑,可能导致市场信心弱化。如成交量在反弹过程中出现有效放大,指数或可再度看高一线。从技术层面看,上证指数回到5日均线上方,均线系统的多头排列对指数形成一定支撑。但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还需面临20日、30日均线处的反压,能否有效突破也是短期指数运行的关键。”
尽管短期受内外因素交织扰动,市场不确定性仍未完全消散,但中期向好逻辑仍未发生根本改变。巨丰财经分析指出,美联储政策转向节奏的市场分歧仍然在持续,对全球风险偏好的扰动尚未完全消退。从国内市场来看,成长与价值板块的极端分化格局依旧显著,前期领涨的科技股持续回调与防御属性突出的板块走强形成鲜明的对比,资金风格切换特征明显。不过,支撑中期走势的积极因素正累积,“十五五”规划编制已进入关键谋划阶段,各地正密集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重大项目布局等推进工作,后续有望释放结构性政策红利。叠加流动性环境的托底效应、经济修复趋势的持续巩固,以及十月下旬重要会议的政策预期支撑,市场中期向上的趋势依然极具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