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多地喜酒不收份子钱引好评
来源:新华社
近日,广东佛山一对新人婚宴上不收礼金的视频走红网络。面对亲友递来的红包,新人轻轻一折便予以归还,口中说着“心意收到”。许多广东网友留言说,此风俗在省内多地很常见,“红包过一下手、折个角,就是把祝福收下”。记者了解到,广东多地不仅婚宴不收礼金,人们在乔迁、满月等喜宴时也都可以只带着心意到场。
刚过去不久的国庆中秋假期,不少人为婚宴随份子钱而头疼——既带来经济压力,又因“随多少、回多少”的人情往来徒增心理负担。因此,“请客不收礼”的风俗引来网友点赞,“红包你包给我、我还给你,不如互相免了,省心又省事!”
研究礼俗文化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郑姝莉认为,礼金在社会学上具有两种互惠功能,一是分担主家办宴成本,二是维系人际关系。但一旦涉及金钱“计算”就容易变成“算计”,造成社交内耗。“互相免收礼金可减少这类内耗,让人际关系回归朴实纯粹,反而有助于增进感情。”
去年刚办完婚宴的佛山居民罗健熙说,据家中的长辈介绍,当地不收礼金的风俗已延续十多年。“不仅没有人情麻烦,而且还能让‘请客’回归本心——自己有喜事了,请大家沾沾喜气!”他还提到,按照本村习惯,婚宴虽基本不收礼金,但在新人敬酒时,亲友会往喜糖盘里放一个小红包,“像过年发‘利是’一样,几块钱代表一份祝福,由已婚人士送给新人”。
茂名信宜27岁的叶女士说:“在信宜,不论城乡,喜宴普遍不收礼金,主家只是把红包撕个角就交还宾客。自从记事起,就没见过喜宴收礼金。”
“广东人在礼俗上讲究‘讲心不讲金’,有的地方即便收礼金,数额也很小,形成了朴素务实的风气。”郑姝莉说,礼金少甚至没有,不代表情义淡薄,各地可结合实际灵活借鉴,推动形成健康轻松的礼俗文化,减轻人情与经济负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