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季度,全年经济目标冲刺进入关键阶段,多地密集召开推进会,部署重大项目建设工作。
10月11日,江苏省召开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议,调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强化明年重大项目谋划招引储备;10月9日,湖北省召开2025年四季度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在全省持续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9月30日,安徽举行2025年全省第四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集中开工重大项目587个,总投资3323.8亿元。地方发展的“项目引擎”正全速运转,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现在是决胜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关键期。”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是经济大省,正在加力筑牢稳固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积极应对国内经济转型和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的影响,为激发国内投资与消费潜能集中发力。
资金保障是重大项目落地的“生命线”。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节奏呈现出明显的加快发行趋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今年以来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规模约为36613亿元,突破3.6万亿元关口。
“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全方位助力投资和经济增长。”张依群对记者指出,今年地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均快于往年。地方债券在加力基建投资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大了消费需求,增强了市场信心、改善了市场预期,对稳定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经济良性循环互动、抵御外部冲击压力、激活内部市场要素等形成全面带动,通过增量调整起到了稳如磐石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除专项债券外,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也为项目建设注入“活水”。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9月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关工作,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对于四季度经济走势,多方预期保持乐观。张依群认为,今年四季度经济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政府投资会保持强度不减、力度均衡、重点突出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力,“政府投资+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扩大增量”也成为助力稳经济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盘。中国银行研究院预计,四季度GDP增长4.5%左右,全年增长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