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以“文创天府荣耀未来”为主题的潮玩总动员·2025成都文创产业(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对接会在“中国潮玩之都”东莞拉开帷幕。
这场高级别对接会,汇聚起中国潮玩产业的“最强大脑”,更是成都文化IP和创意设计顶级资源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制造集群的一次“深度耦合”。
活动现场进行了成都市投资环境推介及潮玩产业合作机会清单发布,现场签约项目20余个,总金额超百亿元,“成都-粤港澳大湾区潮玩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在会上发起成立,体现了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数字文创活力。
这场对接会折射出成都怎样的产业发展逻辑?成都发展潮玩产业为何正当其时?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够潮流:消费的风向标
成都作为全国消费重要的风向标城市,亦为国内外潮玩产品提供了广大的“消费腹地”。
以刚刚结束的“超级黄金周”为例,成都凭借其独特的文旅吸引力及消费活力,持续引领潮流,在多个榜单上“强势刷屏”。
据文旅大数据综合测算,10月1-8日,全市共接待游客2862.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5.3%;旅游总花费293.5亿元,增长13.4%。美团数据显示:文旅消费Top10目的地城市,成都位居第二;携程、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国内热门长途游目的地Top10成都排名第二。
而早在2023年,成都就突破万亿消费总额大关,成为第二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的省会城市,不断探索新的消费形态与消费场景。
无论是宠物友好与骑行友好的Cy PARK,“潮到令人风湿”的CPI,还是“全国谷子店密度最高”的天府红,成都总能拿捏不同的新兴消费场景。无论是无边界、主理人扎堆的“公园型商业”,还是科技感满满的数字文旅消费场景,成都总能精准地捕捉全新的消费潮流。
刚过去的“超级黄金周”,成都西博城的第二十一届世界线动漫展在大假首日便吸引了4万人次入场;而交子商圈的数字文创潮玩大街则汇聚了“哪吒”“遮天”和《物华弥新》等28个“成都造”头部IP,变身现实版“次元街”,累计接待人次超过百万。

谈及成都消费市场的趋势,戴德梁行华西区董事总经理张裕鹏指出,成都不断涌现创新的消费场景吸引消费者,玉林路、东郊记忆、CPI等非标商业不断创造商业载体的可能性。未来随着城市更新、存量盘活工作的推进,成都势必还会出现更多具有城市印记的文旅新场景。
在张裕鹏看来,“成都还拥有一个极具活力的年轻化市场。成都的年轻化市场和创新活力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品牌的入驻以及主理人品牌的诞生,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生态系统。”
够年轻:00后最喜爱的城市
这是一座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城市,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般,吸引天南海北的年轻人在此扎根、逐梦。这为发展以潮玩为代表的创意设计产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新鲜血液”。
潮玩,亦逐渐成为了这座城市新的“共同语言”。与青年潮流文化有关的一切,正迸发出不可思议的消费辐射力与产业带动力。
在游戏领域,成都聚集起腾讯、西山居、育碧、完美世界等一众顶尖游戏企业,《王者荣耀》《万国觉醒》《九州仙剑传》等“成都造”游戏产品屡破百亿流水大关,并以这座城市为原点,不断向海外传播这座城市青年文化的影响力。
而在动漫领域,成都则凭借文化、人才、资本等多方面优势,成为了中国动漫产业的“新高地”,《十万个冷笑话》《遮天》等现象级动漫作品持续涌现。
此外,成都还是中国演艺经济“重镇”。今年前8月,成都已举办大型演唱会近80场,带动综合消费近40亿元,“跨城追星”成为了年轻人来蓉的重要选项。
正如活跃于中美两地的迪士尼资深动画人道尔顿·格兰特所言,“成都是一座对年轻人充满吸引力的城市。正因如此,这里的动漫产业才会充满活力,创造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记者了解到,成都连续6年获“最佳引才城市”称号,也是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目前,成都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46个、高校66所,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24位,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排名全国第1。成都爆款IP层出不穷,新鲜血液持续涌入的背后,是无数年轻人才“用脚投票”,选择“少必入川”的集中缩影,亦是这座连续16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最佳注脚。
某种程度上,发展潮玩产业,是成都消费与产业升级的“水到渠成”,更是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为之计深远”。
够远见:产业的生态
潮玩产业,绝非一个只属于年轻人的产业,也远非一个年轻的消费市场所能概括。以潮玩产业为代表的数字文创产业不断迭代升级、推陈出新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底蕴深厚的文化土壤和一个能够滋养各个市场主体的产业生态。
拥有“大熊猫”“古蜀文化”“三国文化”等超级文化IP,以及《王者荣耀》《哪吒》《遮天》等现象级数字文创内容的成都,在IP创意、内容孵化与数字应用方面诚然“底蕴深厚”。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到,只有持续做强创新载体、优化创业环境,潮玩产业才能获得可持续的生长动力。
近年来,成都深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建成42个产业园区(基地),吸引集聚腾讯新文创等数字文创规上企业超900家。天府长岛、天府数字文创城、少城国际文创谷、成都音乐文创园、东郊记忆艺术区、成都影视城等重点产业园区及创新载体加速生长、聚集。
以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为例,大小与国家体育场“鸟巢”相当,但汇聚起腾讯新文创总部、网易雷火工作室、AG电竞俱乐部、完美天智游等60余家“头部玩家”。《哪吒》系列的出品制作公司可可豆动画、视效制作公司墨境天合、动画制作公司千鸟动画、科幻产业运营公司三体宇宙等在此比邻而居。业内流行一种说法:“‘一杯咖啡的距离’就串联起动画产业的上下游”。
记者观察到,成都还着力塑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出台推动数字文创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出“蓉易贷”“文创通”金融产品,为潮玩企业发展供给“养分土壤”……
2025年上半年,成都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1872亿元,同比增长7.4%。亮眼的产业数据背后,是成都蓬勃的数字文创产业发展动能。
某种程度上,这场跨越千里的对接会,是成都文化IP和创意设计资源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制造集群的“双向奔赴”,也是这座城市发展潮玩产业迈出的一大步,亦包含了过去数年成都在数字文创领域修炼内功、精耕细作的无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