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4 15:34:01 股吧网页版
贵州:提升茅台酒镇景区、习酒酒谷景区等文旅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来源:界面新闻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推进文旅体融合工作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激发多元文化的活力。依托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安顺贵州航空产业城等“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深度挖掘“三线文化”时代内涵,推出文旅体融合业态和产品,积极打造以“三线文化”为主题的六盘水马拉松大赛。创新展陈方式,加大沙滩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提升茅台酒镇景区、习酒酒谷景区等文旅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打造“赤水河谷中国酱香”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串联带动茅台、习酒等地知名酒庄、驿站及房车营地,提升赤水河谷骑行赛事活动,探索推出“酱香马拉松”“探洞+攀岩+品酒”等融合产品。

  贵州省推进文旅体融合工作方案

  (2025—2027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部署,推进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体促旅,丰富文旅体融合业态和产品,奋力打造文旅体融合发展典范,实施体育强省战略,建设世界级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为贵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力支撑。到2027年,培育1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活动,打造10个展现文旅体特色的项目,推出10个体旅融合消费项目。

  二、重点任务

  (一)强化赛事活动培育

  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活动,唱响“赛动黔景”特色体育品牌。

  1.深耕“村字号”赛事品牌。办好贵州“村超”全国乡村足球联赛、贵州“村超”“一带一路”国际友谊赛、“村BA”球王争霸赛、“村马”全国邀请赛等,持续提升“村超”“村BA”“村马”影响力。鼓励和支持各地探索将有良好群众基础、能有效聚集人气的群众性赛事活动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村字号”赛事品牌。

  2.打造多彩贵州马拉松超级联赛。持续打造“多彩贵州马拉松超级联赛”品牌,差异化构建五场全马、四季极限越野、三站半马的“543”特色路跑赛事体系。打造春季万峰林马拉松、初夏遵义马拉松、盛夏贵阳马拉松、酷暑六盘水马拉松、冬季梵净山马拉松,营造独特赛事体验。建立马拉松赛事联动机制、选手激励机制等,全面提高多彩贵州马拉松超级联赛影响力。

  3.推进青少年足球夏训夏赛。构建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8个保障型训练基地群,实现承接200支以上训练队伍驻训。积极争取、引进国内外职业俱乐部、国家队、国青队、青训梯队到各基地驻训。持续举办“星火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5项国际性赛事,中西部地区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6项国内区域性赛事,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等3项省内赛事,构建青少年足球赛事体系。

  4.拓展高桥极限赛事活动。充分依托贵州桥梁资源优势,在花江峡谷大桥、坝陵河大桥、龙里朵花大桥等世界级桥梁上,差异化打造高空蹦极、低空跳伞、竞速跑道等极限运动项目,办好环公园省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以及“世界第一高桥”国际铁人三项挑战赛、云端马拉松赛等赛事,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高桥极限赛事活动。

  5.做优山地户外赛事活动。持续创新举办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大力发展“攀、登、洞、骑、蹦、伞、漂”等主流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持续举办“岩旅贵州”攀岩系列赛、“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水韵贵州”水上运动系列赛、“激情贵州”汽摩系列赛、“翱翔贵州”滑翔伞比赛、“魅力贵州”定向运动系列赛等,全力打造穿越大瀑布激流回旋挑战赛、中国万峰湖野钓大奖赛等一批国际知名山地户外运动赛事活动。

  (二)强化文化赋能铸魂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推进文化转化运用,为体旅赋能铸魂。

  6.推进红色文化转化运用。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重点项目,推进建设以长征文化为特色的体育公园,提升完善长征历史步道500公里,打造“重走长征路”、红色徒步等系列赛事活动。培育打造仁怀—习水—赤水120公里慢行系统“红色骑行”活动,探索推出红色研学+低空飞行组合产品。打造“伟大转折”红色文化经典研学线路。打造提升“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四渡赤水”四季越野挑战赛等赛事。

  7.推进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打造运营“阳明·问道十二境”旅游产品和研学产品。完善黄平飞云崖、福泉七盘岭、黔西象祠等阳明文化景区(点)体旅基础设施,推动茶马古道(贵州段)蜈蚣坡古道保护修缮,联动三人坟、天生桥等,推出“阳明心学”研学+徒步+露营复合产品,完善修文(县城)—龙场—六广河“阳明心学”山地户外走廊,打造以阳明文化为主题的各类赛事活动。

  8.推进民族文化转化运用。以雷山西江、黎平肇兴、从江岜沙、榕江大利等民族村寨为重点,打造“多彩贵州民族体育走廊”。持续提升“村T”“村晚”等活动,创新苗绣、贵银、蜡染等民族手工艺、服饰和民族歌舞、演艺等植入赛事活动的方式,提升“村字号”赛事活动的影响力。办好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推出“苗年+徒步”“侗年+徒步+骑行”节庆文旅体配套产品。提升民族地区非遗工坊,推出“民族村寨探秘+骑行+徒步”等跨区域文旅体线路。

  9.推进屯堡文化转化运用。打造运营“屯堡·家国六百年”旅游产品和研学产品,以安顺天龙、云峰、旧州为核心,持续推进“大明屯堡”文化体育旅游度假项目。推出“屯堡地戏+山地户外”融合产品,举办屯堡古道30公里徒步活动,推出屯堡文化主题骑行项目、房车营地项目。

  10.激发多元文化的活力。依托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安顺贵州航空产业城等“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深度挖掘“三线文化”时代内涵,推出文旅体融合业态和产品,积极打造以“三线文化”为主题的六盘水马拉松大赛。创新展陈方式,加大沙滩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提升茅台酒镇景区、习酒酒谷景区等文旅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打造“赤水河谷中国酱香”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串联带动茅台、习酒等地知名酒庄、驿站及房车营地,提升赤水河谷骑行赛事活动,探索推出“酱香马拉松”“探洞+攀岩+品酒”等融合产品。

  11.推出文化主题赛事活动。推动赛事活动与文化体验有机结合,打造提升龙舟赛、“二十四道拐”汽车拉力赛等,创新推出“屯堡武艺擂台赛”“屯军射弩赛”等文化主题赛事。

  12.丰富文旅体活动内容。推动“苗族姊妹节”“彝族火把节”“水族端节”“布依族三月三”等民族文化活动与民间传统体育赛事活动有机结合,举办打陀螺、跳竹竿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丰富节日内容,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体活动。

  13.推进文化演艺发展。实施打造全国重要演艺市场三年行动。制定支持文化演艺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举办多彩贵州艺术节,组织开展景区(街区)驻场文艺演出和贵州优秀剧目交流巡演等活动。支持鼓励国内外一线明星到贵阳举办演唱会,加速构建“演唱会+文旅”消费新模式。

  (三)强化体育促进旅游消费

  以体育赛事活动提升流量,调节淡旺季,促进旅游消费。

  14.提升赛事引流层级。充分发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纽带作用,加强与国际自行车联盟、国际攀岩联合会等的交流与合作,积极申办国际顶级赛事,争取举办世界杯攀岩赛、亚洲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国际拳击邀请赛等,做实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大会,引赛入黔,推动“跟着赛事来贵州”,推进国际游客流量提升。

  15.激发体旅消费活力。在赛事活动中加强景区的宣传推介,通过发行消费券、票根优惠等形式,鼓励和支持景区为重大赛事活动推出优惠政策。针对参赛选手、观众策划推出包含景区、美酒美食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等的精品旅游线路,完善体旅消费服务保障,激发体旅消费活力。

  16.拓展体旅消费场景。推进“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四个一批”建设,加快推出一批特色酒庄、美酒美食街区、酱酒体验店。完善赛事活动举办地特色餐饮、酒吧、演艺、电影、音乐吧等消费业态。推进赛事举办地休闲街区、美食街区等建设提升,打造遵义1935街区、榕江古州古街旅游休闲街区、三都水族风情街等,不断完善消费场景。

  17.丰富体旅消费业态。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因地制宜策划在“黄小西吃晚饭”等重点景区植入体育赛事活动,打造景区“天天运动会”。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景区,打造登山、攀岩、漂流、垂钓、溯溪、滑翔伞、飞拉达、洞穴探险等体旅业态,推出一批“专精特新”的优质业态项目,调节景区旅游淡旺结构,提升景区消费水平。

  18.培育文旅体融合产业。结合贵州地域特色文化,开发运动袖、文创背包、水杯、打卡纪念册、纪念奖章等系列文旅体商品。大力引进优强企业,加快发展以观光车、索道、露营设备、垂钓器材、山地户外运动装备等为主体的体旅装备产业。支持贵阳市修文县、花溪区等地建设文旅体装备产业园区。支持都匀市围绕运动休闲服饰、锦屏县围绕羽毛球,做大做强特色融合产业。

  三、保障措施

  落实党对文旅体融合发展的领导,将文旅体融合发展纳入各级旅游产业化专项组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做好重大项目的立项和实施、赛事活动的谋划和举办,加强用地、资金、人才等支持,强化安全、管理和服务,精准开展宣传推介,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