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以下简称“2026年国考”)公告正式发布。一年一度的国考大戏正式拉开帷幕。
2026年国考计划招录3.81万人,较2025年略有缩减。值得关注的是,2026年国考放宽了报考年龄限制。这些都表明,国考竞争可能更加激烈。
招录计划一降一稳一升
2026年国考共计划招录3.81万人,比去年小幅减少约0.16万人,中断了近年来招录计划人数持续增加的势头。
实际上,2025年国考计划招录3.97万人,已经是近年来增幅最小的一年,相比于上一年仅微增约160人。

数据来源:国家公务员局单位:万人
正是因为前几年的稳步扩招,国家公务员队伍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状态,2026年国考招录计划的缩减在很多考生的意料之中。
不过,由于高校毕业生人数仍在增长,且全社会就业形势依然复杂,2026年国考报名人数并不一定减少。根据公告,报考者于2025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进行报名。报名结束后,2026年国考报名人数就将揭晓。
虽然整体招录计划有所缩减,但应届毕业生招录计划保持稳定。2026年国考继续做好招录高校毕业生工作,中央机关直属的市(地)级及以下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设置约2.6万个计划,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数据来源:国家公务员局单位:万人
华图教育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应届毕业生在国考招录中的占比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近五年(2021—2025年)稳定在58%—67%之间。以2025年国考为例,总招录人数为3.97万人,其中应届毕业生招录人数达2.67万人,占比约67%。这一趋势体现了国家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高度重视,“毕业即考公”已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选择之一。
虽然整体招录计划有所缩减,但基层招录计划反而继续增长。2026年国考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有2.8万余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继续给予一定倾斜政策。

数据来源:国家公务员局单位:万人
中公教育国考研究院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26年国考基层岗位的大规模招录,有利于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助力地方发展,也为有志于投身地方建设的考生指明了方向。
放宽报考年龄限制
2026年国考公告最大的亮点,在于放宽了报考的年龄限制。
公告规定,报考者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198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3周岁以下(1981年10月以后出生)。在2025年国考公告中,相关年龄上限则分别为35周岁、40周岁。
据介绍,这是按照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关政策要求,对公务员招录年龄条件作了适当放宽调整。
根据《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以2026年国考招录的年龄最大的43周岁的报考者为例,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都将延迟三年。
近期,考公考编年龄放宽频频登上热搜。据报道,上海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执法类公务员、江苏省省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都明确年龄条件为38周岁以下,四川多地出台事业单位招聘方案明确,岗位和年龄条件限制为本科38周岁及以下,研究生43周岁及以下。除此,山东、新疆、贵州等多地亦将部分事业单位岗位年龄要求放宽至45周岁以下。
华图教育当值CEO李曼卿认为,此政策旨在打破年龄壁垒,为高学历人才提供更多报考机会,使具备丰富社会经验与专业知识的硕博士能够加入公务员队伍,为公务员队伍注入更多元的社会阅历与专业视角。
在地方公务员和事业编招考中,放宽年龄限制体现出“渐进式”、“差异化”的特点,即有的省份并未放宽35周岁上限,有的已经放宽的省份,放宽年龄限制的岗位主要是基层岗位、技术岗位。
2026年国考释放了放宽年龄限制的鲜明信号。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记者表示,为推进就业公平,扩大35周岁以上人员的就业机会,应该改变“渐进式”、“差异化”放宽年龄限制的做法,可统一放宽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的年龄限制,少数对从业人员有特殊要求的岗位,可自主提出报考年龄要求。
国考竞争将更加激烈
在考试内容方面,2026年国考的人才选拔更趋专业化。
在2025年国考中,有13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48个部门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2026年国考在此基础上有所增加,有14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56个部门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
上述中公教育国考研究院相关人士介绍,这说明国考对人才选拔更趋精细化和专业化。各部门更注重岗位与能力的精准匹配,通过笔试、面试双环节强化对专业素养的考察。考生要有更扎实的专业积累,备考需更具针对性,专业能力正成为核心竞争力。
2026年国考继续开展分类分级考试,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层级机关特点命制试题。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理论思维、综合分析等方面能力;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贯彻执行、基层工作等方面能力;行政执法类职位,突出测评依法办事、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力。
李曼卿预测,“今年招录规模小幅缩减、年龄放宽,以及考生备考强度提升可能继续带动平均进面分数线提高,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今年国考竞争将更加激烈,考生需要尽快做好整体复习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