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4 05:36:00 股吧网页版
专访新西兰驻华大使:年贸易增速超14%,中新关系行稳致远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北京报道

  从经贸关系到人文交流,从区域合作到气候行动,中国与新西兰的关系正展现出强劲活力与巨大潜力。近日,新西兰驻华大使乔文博(Jonathan Austin)在北京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时表示,双方合作已超越传统的贸易范畴,拓展至健康科学、农业技术、环境保护等更广泛的领域。

  他指出,自2008年两国签署自贸协定以来,双边贸易额以年均超过14%的速度持续增长。如今,中国已成为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约五分之一的新西兰出口产品销往中国市场。这一长期且稳定的经贸往来,为两国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1972年两国建交以来,中新经贸关系一直稳定、健康发展。2008年,两国签署并实施自由贸易协定,新西兰成为第一个与中国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2022年4月,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正式生效实施。2024年6月,双方宣布启动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谈判。

  今年7月,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拉克森在奥克兰中国商业峰会上明确指出,中国是新西兰追求增长、韧性与机遇的关键伙伴。这一表态为新形势下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基调。作为新一任新西兰驻华大使,乔文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深入阐释了这一伙伴关系的战略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深化合作的广阔前景。

  乔文博强调,中新两国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形成了独特的共赢模式。新西兰向中国稳定输出优质食品与饮料等初级产品,同时从中国进口工业制成品。与许多国家不同,新西兰长期保持对华贸易小幅顺差,这一良性循环不仅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也为新西兰产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中国是新西兰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据中国海关统计,2024年中新双边货物贸易额为201.5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77.4亿美元,进口额124.2亿美元。2025年1~6月中新贸易额累计已达108.5亿美元,同比增长6.3%。其中,中国向新西兰出口达36.6亿美元,同比下降1.6%;中国自新西兰进口达7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8%。中国对新出口主要商品为服装和机电产品,自新进口主要商品为乳制品、木产品、肉类等。

  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成为推动两国增长的新引擎。乔文博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不仅降低了关税,更统一了贸易规则,极大便利了企业。接下来,需进一步提升企业对RCEP关税优惠和规则便利的利用率,以充分释放协定潜力。

  人文交流是中新关系的另一重要支柱。近年来,新西兰以“黑马之姿”闯入中国家庭的视野。据新西兰教育国际推广局(ENZ)数据,截至2024年8月,中国内地在读学生人数达25,175人,较2023年全年增长5%。其中,58%的学生就读于8所综合大学。乔文博指出,新西兰在教育质量、安全性、就业前景和成本方面优势显著,而且新西兰博士阶段国际学生与本国学生实行统一学费标准,这些因素让新西兰日益受中国留学生青睐。

  近年来,随着中国出境游市场的逐步复苏,素有“白云之乡”之称的新西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受到中国游客的欢迎。乔文博表示,新西兰社会治安良好,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网络发达,游客可以轻松前往各个景点,新西兰政府也于近期出台了多项签证简化措施,更多追求个性化、深度游的中国游客来感受新西兰的独特魅力。

  面对全球气候挑战,可持续发展合作成为两国共同重点。乔文博认可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快速进步,并指出这为新西兰等国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提供了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他呼吁中国在减排方面发挥关键领导作用,并表示,新西兰愿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迈向《巴黎协定》目标。

  年贸易增速超14%,中新经济高度互补

  《21世纪》:2025年7月18日,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拉克森在奥克兰举行的中国商业峰会上强调,“中国是新西兰追求增长、韧性与机遇的关键伙伴。”作为新任驻华大使,你如何看待这一伙伴关系的战略重要性,特别是在应对当前全球经济挑战方面?你认为未来深化合作有哪些潜力?

  乔文博: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成就不仅为自身带来了巨大利益,也给新西兰带来了红利。自2008年两国签署自贸协定——新西兰是与中国达成此类协议的首个发达国家——以来,双边贸易额以年均超过14%的速度持续增长。如今,中国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约五分之一的出口产品销往中国。

  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其消费者有能力购买新西兰的优质商品,特别是食品与饮料。与许多面临对华贸易逆差的国家不同,新西兰还长期保持着对华贸易小幅顺差:我们向中国出口大量优质食品饮料,同时进口工业制成品,形成高度互补的经济合作模式。

  在政治层面,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关系持续深化。双方合作已超越传统的贸易范畴,拓展至健康科学、农业技术、环境保护等更广泛的领域。作为一个坚信多边主义的小型国家,新西兰高度重视国际规则。我们期待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积极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体系。

  大湾区活力四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21世纪》:今年3月,你上任仅3周就访问了广东省。是什么促使你在履新之初就选择了那里?

  乔文博:首先,新西兰与中国华南地区历史渊源深厚。早在1840年,首批中国移民就从华南地区抵达新西兰,开启了近两百年的友好交往。其次,粤港澳大湾区(下称“大湾区”)地区是中国制造业的重镇,我通过此次访问也感受到了那里的增长活力。

  通过参观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我深入地了解了这一地区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了那里的勃勃生机。它生动地诠释了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发展的宏大叙事。这次访问是一个绝佳的窗口,帮助我深入了解这一新西兰关键伙伴区域的发展脉络与未来蓝图。

  《21世纪》:广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怎么看新西兰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化合作的前景?

  乔文博:从北京抵达广州,我首先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温暖与绿意。大湾区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尽管首次访问仅停留约24小时,但我已计划在年内再次到访,实地考察深圳等更多城市,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区域的产业活力与发展机遇。

  贸易协定的深意:通过统一标准提升国际竞争力

  《21世纪》:新西兰和中国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重要成员。新西兰与中国在农产品贸易和数字技术领域优势互补,两国应如何进一步利用RCEP框架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乔文博:RCEP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成就,它不仅降低了关税,更重要的是统一了区域内的贸易规则,极大地减轻了企业应对不同市场法规的负担。当前的关键任务,是提高企业对协定条款,特别是关税优惠和规则简化内容的知晓度和利用率。这项工作仍需各方共同努力,以充分释放RCEP为所有成员国带来的巨大红利。

  《21世纪》:自2022年4月中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生效以来,中新贸易实现了怎样的进展?是否有必要进一步加快完善这一协议?

  乔文博:2008年的协定为贸易强劲增长奠定了基础,但世界在变化,贸易规则也需与时俱进。升级议定书正是我们对此的积极响应,它纳入了环境、竞争政策、采购规则等现代议题,进一步降低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技术层面,两国海关、农业等部门的监管合作日益紧密,这确保了贸易的顺畅与产品的质量。新西兰的成功依赖于向世界提供最高品质的食品和饮料。因此,通过协定升级不断加强这种监管互信,对于保障消费者利益和推动贸易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新西兰高度重视与各国监管机构的密切合作。我们致力于让中国消费者深信,新西兰所提供的是世界一流的优质食品与饮料。作为一个依赖农业实现繁荣的发达国家,新西兰既无大规模工业体系,也缺乏庞大的国内市场。我们的成功,完全建立在全球领先的农业基础之上——政府无法对农民进行补贴或过度保护,他们必须在国际竞争中凭借实力脱颖而出。正因如此,坚持高标准品质保障,并通过升级协定不断加强监管协作,对于促进贸易发展与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四大因素让新西兰成中国学生留学热门选择

  《21世纪》:中国是新西兰国际学生的主要来源地,而且广东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你看来,新西兰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何在?

  乔文博:新西兰热烈欢迎中国学生。他们的到来为我们的校园和社会注入了活力。新西兰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安全的留学环境,相比近年一些国家的不甚热情,新西兰尤为开放、友好;二是卓越的教育质量,所有大学位列全球前2%,其中两所跻身前200强,并且注重培养实用技能;三是光明的就业前景,新西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在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中国学生从中受益尤甚;四是极具竞争力的成本,学费仅为美国的1/3,且低于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等主要英语国家。

  《21世纪》:是否有任何新的举措以进一步鼓励这种充满活力的学生交流?

  乔文博: 我们想特别指出,在新西兰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享受与本地学生相同的学费标准,这使新西兰成为全球攻读博士学位最具性价比的选择之一。我们诚挚邀请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来这里与我们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

  白云之乡不再遥远,近25万中国游客去年访新

  《21世纪》:旅游是另一座深化人文交流的桥梁。去年,约有24.8万人次中国游客到访新西兰,使中国成为新西兰第三大旅游市场。根据你的观察,中国游客赴新西兰旅游有哪些新趋势?

  乔文博:据我们了解,超过6000万中国人希望访问新西兰。新西兰纯净的空气、壮美的自然风光、优质的美食、独特的多元文化以及当地人民的友善,给去过新西兰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中国游客数量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部分原因是,中国游客正从大型团队游转向更深度、更个性化的旅行方式,如小型团体和自驾游。新西兰非常安全且交通便利,非常适合这样的旅行方式。

  为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我们优化了签证流程,平均处理时间缩短至5天,签证为5年多次入境,家庭团体可通过单一申请降低成本,并取消了繁琐的文件翻译要求。从11月起,经新西兰中转免签、以及持有效澳大利亚签证可免签入境新西兰等新政策,将为中国游客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

  与之相配的是,多家中国航空公司增加了直达新西兰的航线:中国东方航空新开通了上海经奥克兰至布宜诺斯艾利斯航线,为中国游客前往南美洲提供新选择;四川航空将恢复每周两次成都直飞奥克兰的航班;海南航空新增重庆经海口至奥克兰的航线;中国南方航空计划延长广州直飞基督城的航线服务时间,为华南游客提供直达南岛的便捷选择。

  我们将继续携手旅行社伙伴,借助积极的反馈机制与日益完善的航空网络,助力更多中国游客亲身体验新西兰的自然之美、人文之暖与文化之韵,实现他们探索新西兰的旅行梦想。

  《21世纪》:对于那些计划前往新西兰的游客,你会推荐哪些独特的旅行体验来展现新西兰的魅力?

  乔文博:新西兰的魅力在于其广阔的空间、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和友善的文化。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深入探索非传统路线,追求真实、慢节奏的体验。无论是租车自驾探索隐秘的角落,还是在某地停留更长时间深度感受,新西兰都是实现这种个性化、冒险式旅行的理想目的地。

  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有助全球实现减排目标

  《21世纪》:气候变化尤其成为新西兰和中国共同的战略重点。中国正在快速发展其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而新西兰在农业碳减排创新方面表现卓越。两国应如何加强合作,为全球范围提供更有效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乔文博:新西兰的旅游业与农业发展,深深得益于我们独特的自然环境,因此守护这一宝贵资源是我们的核心要务。当前,全球气候紧急状态对包括新西兰和中国在内的各国自然环境构成严峻挑战。新西兰坚定致力于实现《巴黎协定》所设定的目标。尽管我国约90%的电力已来自可再生能源,仅保留一座燃煤电厂以应对水电湖泊水位过低的情况,但实现全面气候目标依然充满挑战。

  我们欢迎国际社会共同落实《巴黎协定》的决心。中国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新西兰与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保持着良好对话。近期,新西兰气候变化部长西蒙·沃茨在北京与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举行高层会谈时,充分肯定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的进步,例如太阳能光伏板成本的大幅下降,不仅惠及本国,也使新西兰等国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取高质量的光伏产品,助力我们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同样,在风能领域,新西兰电力与风电行业代表团近期访华,考察中国制造的风力涡轮机。如果其质量可靠且价格持续走低,这将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成果。

  更多元的可再生能源选择和更低的成本,将有效减少全球对燃煤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赖。应对全球气候挑战亟需各国携手合作,我们欢迎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国发挥领导作用并展现更大雄心——每个国家都需更进一步,共同守护人类的未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